带此字的成语 (73个)

1

比物此志

成语拼音:
[bǐ wù cǐ zhì]
成语解释: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成语出处:
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2

不分彼此

成语拼音:
[bù fēn bǐ cǐ]
成语解释:
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3

彼此一样

成语拼音:
[bǐ cǐ yī yàng]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4

不此之图

成语拼音:
[bù cǐ zhī tú]
成语解释:
此:这个;图:图谋,计划。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5

彼唱此和

成语拼音:
[bǐ chàng cǐ hè]
成语解释:
比喻一方倡导,另一方效仿
成语出处:
《明史 刘世龙传》:“仕者日坏于上,学者日坏于下,彼唱此和,靡然成风。”
6

彼倡此和

成语拼音:
[bǐ chàng cǐ hè]
成语解释: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6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谒见晋景公,内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晋景公不从。”
* 此的成语,带此字的成语,包含此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