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比字的成语 (73个)

1

阿党比周

成语拼音:
[ē dǎng bǐ zhōu]
成语解释:
相互勾结,相互偏袒,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何晏集解引三国 魏 王肃曰:“或众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2

比张比李

成语拼音:
[bǐ zhāng bǐ lǐ]
成语解释:
比喻多方面打比方
成语出处: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豫让,你不替我展江山、夺社稷,到来比张比李的说我!”
3

比众不同

成语拼音:
[bǐ zhòng bù tóng]
成语解释: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原来悟空筋斗云比众不同,十分快疾,把个金星撇在脑后,先至南天门外。”
4

比翼连枝

成语拼音:
[bǐ yì lián zhī]
成语解释: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5

比翼鸟

成语拼音:
[bǐ yì niǎo]
成语解释: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6

比翼齐飞

成语拼音:
[bǐ yì qí fēi]
成语解释: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成语出处:
晋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7

比下有余

成语拼音:
[bǐ xià yǒu yú]
成语解释:
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成语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最是寻乐妙法也。”
8

比物属事

成语拼音:
[bǐ wù zhǔ shì]
成语解释:
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成语出处:
汉 枚乘《七发》:“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
9

比屋可封

成语拼音:
[bǐ wū kě fēng]
成语解释: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成语出处:
前蜀 杜光庭《寿春节进元始天尊帧并功德疏表》:“无向隅不获之夫,有比屋可封之俗。”
10

比屋可诛

成语拼音:
[bǐ wū kě zhū]
成语解释:
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
成语出处:
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11

比物连类

成语拼音:
[bǐ wù lián lèi]
成语解释:
比物:比喻;连:连缀;类:相同的事物。连缀相类的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然其连类比物,有足悲者,亦可谓抗直不挠。”
12

比屋连甍

成语拼音:
[bǐ wū lián méng]
成语解释:
屋舍紧密相连。指住户众多。
成语出处:
晋 左思《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庑万室。”
13

比物此志

成语拼音:
[bǐ wù cǐ zhì]
成语解释: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成语出处:
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14

比屋而封

成语拼音:
[bǐ wū ér fēng]
成语解释: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成语出处:
《尚书大传》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汉 陆贾《新语 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15

比物假事

成语拼音:
[bǐ wù jiǎ shì]
成语解释:
假借相类的事物,相进行比较归纳。
成语出处:
清 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一呼一吸,因事纳谏,比物假事,不辞矫诬之刑。”
16

比物丑类

成语拼音:
[bǐ wù chǒu lèi]
成语解释:
指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
成语出处:
《礼记 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郑玄注:“以事相况而为之。丑,犹比也。”
17

比手划脚

成语拼音:
[bǐ shǒu huà jiǎo]
成语解释:
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成语出处:
杨朔《金字塔夜月》:“老看守却像没听见,紧自比手划脚说。”
18

比手画脚

成语拼音:
[bǐ shǒu huà jiǎo]
成语解释:
说话的同时用手脚来比画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他像个大总管,率领所有人员从前庭到后院,比手画脚地指点了半个钟头。”
19

比岁不登

成语拼音:
[bǐ suì bù dēng]
成语解释: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
成语出处:
《汉书 成帝纪》:“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
20

比权量力

成语拼音:
[bǐ quán liàng lì]
成语解释:
比:比较;量:估量。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
成语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比的成语,带比字的成语,包含比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