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字的成语 (73个)
-
1
滴水成冻
- 成语拼音:
- [dī shuǐ chéng dòng]
- 成语解释:
- 滴:液体一点点落下;冻:凝结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 成语出处:
- 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冻。”
-
2
滴水成河
- 成语拼音:
- [dī shuǐ chéng hé]
- 成语解释:
- 比喻积少成多。
- 成语出处:
- 周立波《山乡世变》上一:“几年过去,聚少成多,滴水成河,手里以有几块花边了。”
-
3
大水冲了龙王庙
- 成语拼音:
- [dà shuǐ chōng le lóng wáng miào]
- 成语解释:
-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 成语出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七回:“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咧!”
-
4
滴水不羼
- 成语拼音:
- [dī shuǐ bù chàn]
- 成语解释:
- 形容十分纯正。
- 成语出处:
- 鲁迅《朝花夕拾 无常》:“对付别人要滴水不羼的公理,对自己总还不如虽在阴司里也还能够寻到一点私情。”
-
5
滴水不漏
- 成语拼音:
- [dī shuǐ bù lòu]
- 成语解释:
-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
6
点水不漏
- 成语拼音:
- [diǎn shuǐ bù lòu]
- 成语解释:
- 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 成语出处:
- 《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
7
打落水狗
- 成语拼音:
- [dǎ luò shuǐ gǒu]
- 成语解释:
-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 成语出处:
- 瞿秋白《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
8
吹皱一池春水
- 成语拼音:
- [chuī zhòu yī chí chūn shuǐ]
- 成语解释:
- 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 成语出处:
- 宋 马令《南唐书 冯延巳传》:“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
9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 成语拼音:
- [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 成语解释:
- 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 成语出处:
- 章炳麟《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国维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则其幸耳。”
-
10
撮盐入水
- 成语拼音:
- [cuō yán rù shuǐ]
- 成语解释:
- 形容立刻消灭干净。也形容大而化之,什么都不在乎。
- 成语出处: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欶。”
-
11
裁云剪水
- 成语拼音:
- [cái yún jiǎn shuǐ]
- 成语解释:
- 裁:裁剪。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 成语出处:
- 明 屠隆《彩毫记 夫妻玩赏》:“名擅雕龙,诗成倚马,请思裁云剪水。”
-
12
臣心如水
- 成语拼音:
- [chén xīn rú shuǐ]
- 成语解释:
-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郑崇传》:“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
13
称薪量水
- 成语拼音:
- [chēng xīn liáng shuǐ]
- 成语解释:
- 称:衡量轻重;薪:柴;量:测量。比喻持家节俭或过于吝啬
- 成语出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安老爷虽是研究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
-
14
残汤剩水
- 成语拼音:
- [cán tāng shèng shuǐ]
- 成语解释:
- 指残剩下来的汤水与食物
- 成语出处:
-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我揣巴些残汤剩水,打叠起浪酒闲茶。”
-
15
啜菽饮水
- 成语拼音:
- [chuò shū yǐn shuǐ]
- 成语解释:
- 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安《礼记 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16
尺水丈波
- 成语拼音:
- [chǐ shuǐ zhàng bō]
- 成语解释:
- 比喻说话夸张,不真实。
- 成语出处:
- 唐 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
17
楚水吴山
- 成语拼音:
- [chǔ shuǐ wú shān]
- 成语解释:
- 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 成语出处:
- 唐 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
18
残山剩水
- 成语拼音:
-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 成语解释:
-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 成语出处:
- 宋 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
19
出山泉水
- 成语拼音:
- [chū shān quán shuǐ]
- 成语解释:
- 出山:比喻出仕。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 成语出处:
- 唐·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
20
趁水和泥
- 成语拼音:
- [chèn shuǐ huò ní]
- 成语解释:
- 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 成语出处: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这母货不早不晚,来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热打铁,捎带着把她收拾啦吧。”
* 水的成语,带水字的成语,包含水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