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济字的成语 (73个)

1

同心协济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xié jì]
成语解释:
见“同心共济”。
成语出处: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故仁宗皇帝时,虽有西夏元吴之叛,而晏然若无事者,以韩琦、范仲淹同心协济也。”
2

同心共济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gòng jì]
成语解释:
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
3

同恶共济

成语拼音:
[tóng è gòng jì]
成语解释:
见“同恶相济”。
成语出处: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曹汝霖》:“要之官官相护,同恶共济。”
4

同恶相济

成语拼音:
[tóng è xiāng jì]
成语解释: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成语出处:
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5

同敝相济

成语拼音:
[tóng bì xiāng jì]
成语解释:
犹同恶相济。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传序》:“同敝相济,故其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
6

时运不济

成语拼音:
[shí yùn bù jì]
成语解释:
时机和命运不佳。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了两牛,今蹇驴又生病,寄儿看管不来。’”
7

首尾共济

成语拼音:
[shǒu wěi gòng jì]
成语解释:
济:帮助;救济。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成语出处:
《明史·方逢时传》:“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
8

世济其美

成语拼音:
[shì jì qí měi]
成语解释: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成语出处:
《左传 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9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成语拼音:
[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
成语解释: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成语出处:
《旧唐书·忠义传·王义方》:“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10

杀富济贫

成语拼音:
[shā fù jì pín]
成语解释:
杀掉那些为富不仁的人,向穷人提供救济和帮助
成语出处:
冯德英《苦菜花》第二章:“远近闻名的神枪手于得海带领着他们,杀富济贫,替穷人做主。”
11

人才济济

成语拼音:
[rén cái jǐ jǐ]
成语解释: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12

普济众生

成语拼音:
[pǔ jì zhòng shēng]
成语解释:
同“普度众生”。
成语出处:
唐·法琳《辨正论》:“妻曰:‘我本佛家女,为我做佛事。’应即往精舍中,见竺昙镜,镜曰:‘普济众生,但君当一心受持耳。”
13

普济群生

成语拼音:
[pǔ jì qún shēng]
成语解释:
同“普度众生”。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庆长生》第一折:“九幽拔苦消灾障,普济群生佑下方。”
14

力济九区

成语拼音:
[lì jì jiǔ qū]
成语解释:
济:帮助,周济;九区:指全国。以自己的力量周济全国的民众
成语出处:
唐·卢照邻《三国论》:“有大贤而不能用,睹长策而不能施,便谓力济九区,智周万物,天下可指麾而定,宇宙可大呼而致也。”
15

匡时济世

成语拼音:
[kuāng shí jì shì]
成语解释:
匡:纠正。济:救助。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成语出处:
《后汉书·荀淑传》:“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迹以匡时。”
16

匡时济俗

成语拼音:
[kuāng shí jì sú]
成语解释: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成语出处:
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17

匡俗济时

成语拼音:
[kuāng sú jì shí]
成语解释: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成语出处:
《宋书 明帝纪》:“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谋直献,匡俗济时,咸切事陈奏,无或依隐。”
18

宽猛相济

成语拼音:
[kuān měng xiāng jì]
成语解释:
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19

宽猛并济

成语拼音:
[kuān měng bìng jì]
成语解释:
见“宽猛相济”。
成语出处: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第六卷:“入闱后,巨细躬亲,宽猛并济,诸事秩然。”
20

匡国济时

成语拼音:
[kuāng guó jì shí]
成语解释:
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成语出处:
《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匡国济时,除凶拨乱。”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属隋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 济的成语,带济字的成语,包含济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