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浮字的成语 (73个)

1

人浮于事

成语拼音:
[rén fú yú shì]
成语解释:
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2

人浮于食

成语拼音:
[rén fú yú shí]
成语解释:
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3

轻浪浮薄

成语拼音:
[qīng làng fú bó]
成语解释:
轻:轻佻;浮薄:不庄重。形容行为放荡不庄重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填词觅句,无所不能,便是弄管调弦,也无所不会,是个第一等轻浪浮薄子弟。”
4

漂浮不定

成语拼音:
[piāo fú bù dìng]
成语解释:
漂浮: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指人飘泊不定
成语出处: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3章:“像云影一样这里、那里,一明、一暗,漂浮不定。”
5

沤浮泡影

成语拼音:
[ōu fú pào yǐng]
成语解释:
沤:水泡。水中气泡。比喻虚幻不实或易于消失的事物
成语出处:
明·张景《飞丸记·赏春话别》:“叹世人似沤浮泡影,笑眼前繁华富贵,可能常定?”
6

掠影浮光

成语拼音:
[lüè yǐng fú guāng]
成语解释:
指浮光掠影,浮于表面不深入
成语出处:
《新华日报》1943.8.28:“一个正视现实的人,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
7

流血浮尸

成语拼音:
[liú xuè fú shī]
成语解释:
浮:漂浮。流的血将尸体都漂了起来。形容死伤很多
成语出处:
《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8

浪蕊浮花

成语拼音:
[làng ruǐ fú huā]
成语解释:
指寻常花草。
成语出处:
宋·苏轼《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浪蕊浮花不辨春,归来方识岁寒人。”
9

浪迹浮踪

成语拼音:
[làng jì fú zōng]
成语解释:
到外漫游,行踪不定。
成语出处:
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想当日恨冲冲,乱离间家业空,浪迹浮踪,水远山重。”
10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成语拼音:
[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成语解释:
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11

宦海浮沉

成语拼音:
[huàn hǎi fú chén]
成语解释:
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变化不定。
成语出处:
茅盾《子夜》:“好计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来。”
12

弓影浮杯

成语拼音:
[gōng yǐng fú bēi]
成语解释:
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成语出处:
明 刘炳《鄱城归舟》诗:“弓影浮杯疑老病,鸡声牵梦动离愁。”
13

诡言浮说

成语拼音:
[guǐ yán fú shuō]
成语解释:
虚假不实的话。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孰图身,诡言浮说,抑可知矣。”
14

孤悬浮寄

成语拼音:
[gū xuán fú jì]
成语解释:
形容孤立而没有依托。
成语出处:
清·冯桂芬《公启曾协揆》:“[上海]势居下游,无险可扼。蕞尔区,孤悬浮寄,数十里外皆贼兵。”
15

浮踪浪迹

成语拼音:
[fú zōng làng jì]
成语解释:
浮: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成语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16

浮湛连蹇

成语拼音:
[fú zhàn lián jiǎn]
成语解释:
谓宦海浮沉,遭遇坎坷。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黄子羽六十寿序》:“余自通籍后,浮湛连蹇,强半里居。”
17

浮云朝露

成语拼音:
[fú yún zhāo lù]
成语解释: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成语出处:
《周书 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不愿之。执烛夜游,惊其迅迈。”
18

浮云翳日

成语拼音:
[fú yún yì rì]
成语解释:
浮云:漂浮在空中的云;翳:遮蔽。浮云遮住太阳。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但时间不会太长
成语出处:
汉·孔融诗:“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19

浮语虚辞

成语拼音:
[fú yǔ xū cí]
成语解释:
指大话、空话。
成语出处:
《东观汉记 隗嚣传》:“吾年已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厌浮语虚辞耳。”
20

浮言虚论

成语拼音:
[fú yán xū lùn]
成语解释:
浮言:没有事实根据的话。浮泛不切实际的言谈论调
成语出处:
宋·叶适《制科》:“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论,披抉不穷。”
* 浮的成语,带浮字的成语,包含浮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