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漏字的成语 (73个)

1

挂一漏万

成语拼音:
[guà yī lòu wàn]
成语解释:
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2

更长漏永

成语拼音:
[gēng cháng lòu yǒng]
成语解释:
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1夜=5更,1更=2小时;漏:古时滴水计时的器皿;永:长。形容夜已很深或很长
成语出处: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我为你呵挨了些更长漏永,受了些裘寒枕冷。”
3

多鱼之漏

成语拼音:
[duō yú zhī lòu]
成语解释: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于此始擅贵宠,漏泄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后以“多鱼之漏”指泄漏军事机密。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於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於此始擅贵宠,漏洩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
4

堵塞漏卮

成语拼音:
[dǔ sāi lòu zhī]
成语解释:
卮:盛酒器。比喻堵塞漏洞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五章:“奏请设立纺织局,谋堵塞漏卮。”
5

滴水不漏

成语拼音:
[dī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6

点水不漏

成语拼音:
[diǎn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成语出处:
《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7

藏头漏影

成语拼音:
[cáng tóu lòu yǐng]
成语解释:
藏:隐藏。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影子。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成语出处:
元·佚名《鸳鸯被》:“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
8

盛水不漏

成语拼音:
[chéng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
盛:以器受物。比喻说理严密
成语出处:
梁启超《霍布士学案》:“霍氏之哲学,理论极密,前呼后应,几有盛水不漏之观。”
9

春光漏泄

成语拼音:
[chūn guāng lòu xiè]
成语解释:
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带来的信息。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露出来
成语出处:
唐 杜甫《腊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10

船到江心补漏迟

成语拼音:
[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
成语解释:
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成语出处:
元 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11

不欺室漏

成语拼音:
[bù qī shì lòu]
成语解释:
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3回:“自是大臣守正,不欺室漏。”
12

不欺屋漏

成语拼音:
[bù qī wū lòu]
成语解释:
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成语出处:
《好逑传》第八回:“台兄乃不欺屋漏之君子,不胜愧悔。”
13

补阙挂漏

成语拼音:
[bǔ quē guà lòu]
成语解释:
阙:缺;漏:遗漏。指弥补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成语出处:
清 赵曦明《跋》:“至于补阙挂漏,俾臻完善,不能无望于将伯之助云。”
14

补漏订讹

成语拼音:
[bǔ lòu dìng é]
成语解释:
补:补充,填满;讹:错误。补充缺漏,订正错误
成语出处:
清·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王板《史记》之外,并博考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帖。”
15

不愧屋漏

成语拼音:
[bù kuì wū lòu]
成语解释: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16

补苴罅漏

成语拼音:
[bǔ jū xià lòu]
成语解释:
补苴:补缀;弥缝;罅:孔隙。修补好裂缝和漏洞。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弥补文章、理论中的缺陷和漏洞。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17

不惭屋漏

成语拼音:
[bù cán wū lòu]
成语解释:
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死者用帐幕遮盖处。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形容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成语出处:
隋·江总《让尚书仆射表》:“门惊如市,不惭屋漏;心抱如水,无欺暗室。”
18

暗室屋漏

成语拼音:
[àn shì wū lòu]
成语解释:
暗室:指没有光亮或隐秘的地方;屋漏:古代室内摆放小帐的地方。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处
成语出处:
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四卷:“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
* 漏的成语,带漏字的成语,包含漏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