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漠字的成语 (73个)

1

漠不关心

成语拼音:
[mò bù guān xīn]
成语解释:
漠:冷淡;冷漠。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
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2

逾沙轶漠

成语拼音:
[yú shā yì mò]
成语解释:
穿越沙漠。谓经历险远的路途。
成语出处: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栈山航海,逾沙轶漠之贡,府无虚月。”
3

漠然置之

成语拼音:
[mò rán zhì zhī]
成语解释:
漠然:冷淡的样子;置:放;搁置。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不理不睬。
成语出处:
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视之,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4

冥漠之都

成语拼音:
[míng mò zhī dōu]
成语解释:
亦称“冥漠之乡”。①指天庭或地府。②比喻最高境界。
成语出处:
前蜀·杜光庭《马尚书南斗醮词》:“洗心依冥漠之都,潜希忏罪;稽首仰鸿蒙之境,冀涤前非。”
5

冥漠之乡

成语拼音:
[míng mò zhī xiāng]
成语解释:
见“冥漠之都”。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祭妻祖父母文》:“方其数尽,何有于老,同返于冥漠之乡。”
6

漠漠无闻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wén]
成语解释: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5回:“漠漠无闻至于百姓忘其姓名还是好的,还有提其名讳而讪骂及之者。”
7

漠不相关

成语拼音:
[mò bù xiāng guān]
成语解释:
形容彼此毫无关联。
成语出处:
清·严复《有如三保》:“而洙泗之间,弦歌自若,一若漠不相关也者。”
8

漠不关情

成语拼音:
[mò bù guān qíng]
成语解释:
漠:冷淡。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成语出处:
清·林则徐《请定乡试……诸弊折》:“回思未第之先,与多士何异?乃于落卷漠不关情,设身处地,于心何忍?”
9

龙荒朔漠

成语拼音:
[lóng huāng shuò mò]
成语解释: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成语出处:
《宋书·武帝纪》:“遂乃三浮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龙荒朔漠之长,莫不回首朝阳,沐浴玄泽。”
* 漠的成语,带漠字的成语,包含漠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