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点字的成语 (73个)
-
1
画龙点睛
- 成语拼音: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成语解释:
-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 成语出处:
-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2
点石成金
- 成语拼音:
- [diǎn shí chéng jīn]
- 成语解释:
-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 成语出处: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孟浩然》:“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
-
3
指指点点
- 成语拼音:
- [zhǐ zhǐ diǎn diǎn]
- 成语解释:
- 指给人点化或背后评论人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贾芹走进书房,只见那些下人指指点点,不知说什么。看起这个样儿,不象宫里要人。”
-
4
蜻蜓点水
- 成语拼音:
-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 成语解释:
- 蜻蜓刚刚接触水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 成语出处:
- 唐 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5
点头哈腰
- 成语拼音:
- [diǎn tóu hā yāo]
- 成语解释:
- 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 成语出处:
- 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
6
朱衣点头
- 成语拼音:
- [zhū yī diǎn tóu]
- 成语解释:
- 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 成语出处:
-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
7
朱衣点额
- 成语拼音:
- [zhū yī diǎn é]
- 成语解释:
- 朱:红色。指科举中选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8卷:“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
-
8
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成语拼音:
- [zì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语解释:
- 成语出处:
-
9
指手点脚
- 成语拼音:
- [zhǐ shǒu diǎn jiǎo]
- 成语解释:
-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彦思]走将出来时,众人便指手点脚,当一场笑话。”
-
10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成语拼音:
- [zhǐ xǔ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语解释: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 成语出处: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11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 成语拼音: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zhǔn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语解释:
-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 成语出处: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
-
12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成语拼音:
- [zhǐ zhǔn zhōu guān fàng huǒ,bù xǔ bǎi xìng diǎn dēng]
- 成语解释:
-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可见他们官官相护,这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
-
13
装点一新
- 成语拼音:
- [zhuāng diǎn yī xīn]
- 成语解释:
- 装点:装饰点缀。经过一番装饰,面貌焕然一新
- 成语出处:
-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二卷:“凡诸苑亭榭花木,装点一新。”
-
14
指点江山
- 成语拼音:
- [zhǐ diǎn jiāng shān]
- 成语解释:
- 指点:批评;江山:指国家。指批评国家大事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15
装点门面
- 成语拼音:
- [zhuāng diǎn mén miàn]
- 成语解释:
- 装点:装饰;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 成语出处:
-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
-
16
正点背画
- 成语拼音:
- [zhèng diǎn bèi huà]
- 成语解释:
- 元代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点点,书尾画钩,然后让供状人在书背画押。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有关人看过在背面签字画押
- 成语出处:
- 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扬州奴你近前来,这纸上你与我正点背画个字者,扬州奴云:‘你着我正点背画,我又无罪过。’”
-
17
一星半点
- 成语拼音:
- [yī xīng bàn diǎn]
- 成语解释:
- 形容极少。
- 成语出处:
- 老舍《四世同堂》:“他以为也许言语之间得罪了她,而她以为即使有一星半点的顶撞也犯不着这么客气。”
-
18
摇头不算点头算
- 成语拼音:
- [yáo tóu bù suàn diǎn tóu suàn]
- 成语解释:
- 明确表态
- 成语出处:
- 老舍《茶馆》:“你看,姑娘一过门,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这不是造化吗?怎样,摇头不算点头算,来个干脆的!”
-
19
应名点卯
- 成语拼音:
- [yīng míng diǎn mǎo]
- 成语解释:
- 谓形式上查点人役。形容照例行事。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尤氏虽天天过来,也不过应名点卯,不肯乱作威福。”
-
20
匀红点翠
- 成语拼音:
- [yún hóng diǎn cuì]
- 成语解释:
- 谓涂脂画眉。
- 成语出处:
- 宋·陈师道《减字木兰花》词:“匀红点翠。取次梳妆谁得似。风柳腰枝。尽日纤柔属阿谁。”
* 点的成语,带点字的成语,包含点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