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物字的成语 (73个)

1

厚德载物

成语拼音:
[hòu dé zài wù]
成语解释: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成语出处:
《周易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

物是人非

成语拼音:
[wù shì rén fēi]
成语解释: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3

格物致知

成语拼音:
[gé wù zhì zhī]
成语解释: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

庞然大物

成语拼音:
[páng rán dà wù]
成语解释:
庞然:高且大的样子。形容外表强大;事实上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第19卷:“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5

玩物丧志

成语拼音:
[wán wù sàng zhì]
成语解释:
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成语出处:
《尚书 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6

暴殄天物

成语拼音:
[bào tiǎn tiān wù]
成语解释:
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成语出处:
《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7

物美价廉

成语拼音:
[jià lián wù měi]
成语解释: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8

物极必反

成语拼音:
[wù jí bì fǎn]
成语解释:
极:尽头;反:转向反面。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必定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
宋 朱熹《近思录》引宋 程颐曰:“如《复卦》言七日来复,其间无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
9

风流人物

成语拼音:
[fēng liú rén wù]
成语解释: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0

物竞天择

成语拼音:
[wù jìng tiān zé]
成语解释:
达尔文进化论。谓万物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的发展过程。
成语出处: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
11

物以类聚

成语拼音:
[wù yǐ lèi jù]
成语解释:
类:同一类。同类的事物常聚集在一起;现在多指坏人互相勾结在一起。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2

睹物思人

成语拼音:
[dǔ wù sī rén]
成语解释:
睹:看见。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
成语出处:
唐 斐铏《传奇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13

唯物主义

成语拼音:
[wéi wù zhǔ yì]
成语解释: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成语出处: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
14

一物降一物

成语拼音:
[yī wù xiáng yī wù]
成语解释: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1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违了旨意?”
15

探囊取物

成语拼音:
[tàn náng qǔ wù]
成语解释: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16

物华天宝

成语拼音:
[wù huá tiān bǎo]
成语解释: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成语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17

物以稀为贵

成语拼音:
[wù yǐ xī wéi guì]
成语解释: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
18

智周万物

成语拼音:
[zhì zhōu wàn wù]
成语解释:
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19

致知格物

成语拼音:
[zhì zhī gé wù]
成语解释: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0

尊贤爱物

成语拼音:
[zūn xián ài wù]
成语解释:
尊敬贤才,爱护人民,指尊重知识,爱护人才
成语出处:
《晋书·皇甫谧传》:“蚕而后衣,耕而后食,先人后己,尊贤爱物,南土人士咸崇敬之。”
* 物的成语,带物字的成语,包含物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