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猴字的成语 (73个)
-
1
沐猴而冠
- 成语拼音:
- [mù hóu ér guàn]
- 成语解释:
-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2
猴年马月
- 成语拼音:
- [hóu nián mǎ yuè]
- 成语解释:
-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无可指望的未来岁月。也作“驴年马月”、“牛年马月”。
- 成语出处:
- 古华《芙蓉镇》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马月,天下一统,世界大同。”
-
3
杀鸡儆猴
- 成语拼音:
- [shā jī jǐng hóu]
- 成语解释:
-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 成语出处: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七章:“他们用的是杀鸡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难堪。”
-
4
宰鸡教猴
- 成语拼音:
- [zǎi jī jiào hóu]
- 成语解释:
-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 成语出处: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
5
猿猴取月
- 成语拼音:
- [yuán hóu qǔ yuè]
- 成语解释:
-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 成语出处:
-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
6
衣冠沐猴
- 成语拼音:
- [yī guān mù hóu]
- 成语解释:
- 沐猴:猕猴。穿衣戴帽的猕猴。比喻人虚有其表而人品低下
- 成语出处:
-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
-
7
轩鹤冠猴
- 成语拼音:
- [xuān hè guàn hóu]
- 成语解释:
- 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
8
五马六猴
- 成语拼音:
- [wǔ mǎ liù hóu]
- 成语解释:
- 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 成语出处:
-
9
土龙沐猴
- 成语拼音:
- [tǔ lóng mù hóu]
- 成语解释:
-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 成语出处:
- 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
10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成语拼音:
-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
- 成语解释: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 成语出处:
- 《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
11
杀鸡吓猴
- 成语拼音:
- [shā jī xià hóu]
- 成语解释:
- 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
12
杀鸡骇猴
- 成语拼音:
- [shā jī hài hóu]
- 成语解释:
- 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
13
弄鬼掉猴
- 成语拼音:
- [nòng guǐ diào hóu]
- 成语解释:
- 比喻调皮捣蛋。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
14
沐猴衣冠
- 成语拼音:
- [mù hóu yī guàn]
- 成语解释:
- 同“沐猴而冠”。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
15
猕猴骑土牛
- 成语拼音:
- [mí hóu qí tǔ niú]
- 成语解释:
-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
16
木猴而冠
- 成语拼音:
- [mù hóu ér guàn]
- 成语解释:
-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
-
17
沐猴冠冕
- 成语拼音:
- [mù hóu guàn miǎn]
- 成语解释:
-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成语出处:
-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
-
18
尖嘴猴腮
- 成语拼音:
- [jiān zuǐ hóu sāi]
- 成语解释:
- 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 成语出处: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
19
棘刺母猴
- 成语拼音:
- [jí cì mǔ hóu]
- 成语解释:
- 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
- 成语出处: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
-
20
猴子救月
- 成语拼音:
- [hóu zǐ jiù yuè]
- 成语解释:
- 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
- 成语出处:
- 《法苑珠林·愚赣篇·杂痴部》:“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 猴的成语,带猴字的成语,包含猴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