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玉字的成语 (73个)
-
1
珠玉在傍
- 成语拼音:
- [zhū yù zài páng]
- 成语解释:
- 珠玉:比喻美好的姿容。比喻有容态、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
- 成语出处:
- 宋·秦观《与李德叟简》:“其弊帚、焦尾两编文章,高古邈然,有二汉之风。今时交游中以文墨自业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傍觉人形秽,信此言也。”
-
2
珠圆玉润
- 成语拼音:
- [zhū yuán yù rùn]
- 成语解释:
- 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
- 成语出处:
- 明 汪珂玉《珊瑚网 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
3
珠玉在侧
- 成语拼音:
- [zhū yù zài cè]
- 成语解释:
- 比喻有容貌、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侧:一旁;珠玉:珍珠美玉;借指仪态华贵的人。
- 成语出处:
- 《晋书 卫玠传》:“玠风神秀异,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每见玠辄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
4
珠圆玉洁
- 成语拼音:
- [zhū yuán yù jié]
- 成语解释:
- 比喻诗文圆熟明洁。
- 成语出处:
- 明·宋濂《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因征其近制数篇读之,皆珠圆玉洁而法度谨严。”
-
5
醉玉颓山
- 成语拼音:
- [zuì yù tuí shān]
- 成语解释: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宋·秦观《满庭芳》词:“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
6
衒玉求售
- 成语拼音:
- [zuì yù qiú shòu]
- 成语解释:
- 见“衒玉自售”。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衒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
-
7
葬玉埋香
- 成语拼音:
- [zàng yù mái xiāng]
- 成语解释:
- 埋葬女子的婉辞
- 成语出处:
- 《法书苑》:“《玉溪编事》:王蜀时秦州节度使王承俭筑城,获瓦棺,中有石刻曰:‘隋开皇二年渭州刺史张祟妻王氏。’铭有云‘深深葬玉,郁郁埋香。’之语。”
-
8
种玉蓝田
- 成语拼音:
- [zhòng yù lán tián]
- 成语解释:
- 种:栽种,培养;蓝田:今属陕西,以产玉著名。比喻长得其所。指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
- 成语出处:
- 明·杨珽《龙膏记·错媾》:“从今后天长地远,还愿取,还愿取种玉蓝田。”
-
9
缀玉联珠
- 成语拼音:
- [zhuì yù lián zhū]
- 成语解释:
- 缀:连接。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
- 成语出处:
- 唐·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
10
衒玉贾石
- 成语拼音:
- [zuì yù jiǎ shí]
- 成语解释:
- 叫卖璧玉,实际上卖的却是石头。比喻言不副实。
- 成语出处:
- 汉·扬雄《法言·问道》:“衒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
-
11
馔玉炊金
- 成语拼音:
- [zhuàn yù chuī jīn]
- 成语解释:
- 形容丰盛的菜肴。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
12
琢玉成器
- 成语拼音:
- [zhuó yù chéng qì]
- 成语解释:
- 琢:雕琢。比喻经过修磨锻炼,方能成器成才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
13
紫玉成烟
- 成语拼音:
- [zǐ yù chéng yān]
- 成语解释:
- 指少女逝世
- 成语出处:
-
14
馔玉炊珠
- 成语拼音:
- [zhuàn yù chuī zhū]
- 成语解释:
- 见“馔玉炊金”。
- 成语出处:
- 语出《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
15
朱弦玉磬
- 成语拼音:
- [zhū xián yù qìng]
- 成语解释:
- 弦:乐器上的丝弦;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指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优美音乐
- 成语出处:
- 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杨少尹赠答兼命继声》诗:“两首新诗百字余,朱弦玉磬韵难如。”
-
16
珠盘玉敦
- 成语拼音:
- [zhū pán yù dūn]
- 成语解释:
- 见“珠盘玉敦”。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骍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
17
珠槃玉敦
- 成语拼音:
- [zhū pán yù dūn]
- 成语解释:
- 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
- 成语出处:
- 《周礼 天官 王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郑玄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
18
紫袍玉带
- 成语拼音:
- [zǐ páo yù dài]
- 成语解释:
- 紫袍:古代公服,唐代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袍;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玉饰腰带,以区分官阶高低。穿紫袍,系玉带。比喻高官
- 成语出处:
-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户列簪缨姓字香,紫袍玉带气昂昂。”
-
19
子女玉帛
- 成语拼音:
- [zǐ nǚ yù bó]
- 成语解释:
-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 成语出处:
- 《左传 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
20
珠落玉盘
- 成语拼音:
- [zhū luò yù pán]
- 成语解释:
-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动听
- 成语出处:
- 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玉的成语,带玉字的成语,包含玉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