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疏字的成语 (73个)

1

竞今疏古

成语拼音:
[jìng jīn shū gǔ]
成语解释:
指厚今薄古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通变》:“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
2

纲目不疏

成语拼音:
[gāng mù bù shū]
成语解释:
比喻法令细密。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刘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阶下纲目不疏。’”
3

德薄才疏

成语拼音:
[dé bó cái shū]
成语解释:
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4

才疏志大

成语拼音:
[cái shū zhì dà]
成语解释:
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5

才疏意广

成语拼音:
[cái shū yì guǎng]
成语解释:
疏:粗疏;广:广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6

才疏学浅

成语拼音:
[cái shū xué qiǎn]
成语解释:
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
成语出处:
元 柯丹邱《荆钗记 合卺》:“欲步蟾宫,奈才疏学浅,未得蜚冲。”
7

才疏识浅

成语拼音:
[cái shū shí qiǎn]
成语解释:
才:才能;疏:空虚;识:学识;浅: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与见识浅薄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晚学生才疏识浅,全仗老太师海涵。”
8

才疏计拙

成语拼音:
[cái shū jì zhuō]
成语解释:
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
成语出处:
元 魏初《满江红 寄何侍御》词:“今老去,才疏计拙,百居人后。”
9

才疏德薄

成语拼音:
[cái shū dé bó]
成语解释:
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10

布衣疏食

成语拼音:
[bù yī shū shí]
成语解释:
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11

弊衣疏食

成语拼音:
[bì yī shū shí]
成语解释:
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
《周书 柳虬传》:“弊衣疏食,未尝改操。”
12

百密一疏

成语拼音:
[bǎi mì yī shū]
成语解释:
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
成语出处:
清 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 疏的成语,带疏字的成语,包含疏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