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疐字的成语 (73个)

1

疐后跋前

成语拼音:
[zhì hòu bá qián]
成语解释:
疐:同“踬”,颠踬;跋:踏,踩。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两造交哄,势极汹汹,我政府疐后跋前,莫知所适。”
2

前跋后疐

成语拼音:
[qián bá hòu máo]
成语解释: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后以“前跋后疐”喻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言医官札子》:“今闻诊御脉者,常以十数,工拙相杂,是非混淆,发言进药,更相倚仗,前跋后疐,左瞻右顾。”
3

流离颠疐

成语拼音:
[liú lí diān shǔ]
成语解释:
见“流离颠沛”。
成语出处: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褒赠伊川》:“又从而排陷之,卒使流离颠疐,无所为而死。”
4

进退跋疐

成语拼音:
[jìn tuì bá zǔ]
成语解释:
犹言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5

跋前疐后

成语拼音:
[bá qián zhì hòu]
成语解释: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宋 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6

跋胡疐尾

成语拼音:
[bá hú zhì wěi]
成语解释:
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诗 豳风 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 疐的成语,带疐字的成语,包含疐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