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盖字的成语 (73个)

1

盖棺事已

成语拼音:
[gài guān shì yǐ]
成语解释:
盖:遮盖;已:停止。人死了,事情才算完结。泛指终身坚持或追求某种事业
成语出处: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2

功盖天地

成语拼音:
[gōng gài tiān dì]
成语解释:
盖:胜过。功绩胜过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劳极大
成语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3

盖棺论定

成语拼音:
[gài guān lùn dìng]
成语解释:
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成语出处:
《明史 刘大夏传》:“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
4

功高盖世

成语拼音:
[gōng gāo gài shì]
成语解释:
功劳极大,当代没人能比。
成语出处:
唐浩明《曾国藩》第二部第二章:“小人在江湖上,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
5

盖棺定论

成语拼音:
[gài guān dìng lùn]
成语解释:
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成语出处:
明 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6

盖地而来

成语拼音:
[gài dì ér lái]
成语解释:
盖:遮盖,掩盖。指人马或暴风雪及飞砂走石等铺天盖地。形容来势迅猛浩大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7

盖不由己

成语拼音:
[gài bù yóu jǐ]
成语解释:
盖:承上文申说理由和原因;由:听命,顺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上命差遣,盖不由己。”
8

方底圆盖

成语拼音:
[fāng dǐ yuán gài]
成语解释:
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9

兜头盖脸

成语拼音:
[dōu tóu gài liǎn]
成语解释:
正对着头和脸
成语出处: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还拿起擀面杖,兜头盖脸一顿打。”
10

才华盖世

成语拼音:
[cái huá gài shì]
成语解释:
盖:覆盖。才能很高;远远超出当代的人。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11

暴衣露盖

成语拼音:
[bào yī lù gài]
成语解释:
日晒衣裳,露湿车盖。形容奔波劳碌。
成语出处:
《史记·萧相国世家》:“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12

布天盖地

成语拼音:
[bù tiān gài dì]
成语解释:
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
成语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八:“雪越下越紧,布天盖地,一片茫茫。”又第二部二六:“胜仗是不小,俘虏布天盖地,搁火车拉呀。”
13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成语拼音:
[bái tóu rú xīn,qīng gài rú gù]
成语解释:
白头: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成语出处:
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14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成语拼音:
[bái shǒu rú xīn,qīng gài rú gù]
成语解释:
白首: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成语出处: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
15

拔山盖世

成语拼音:
[bá shān gài shì]
成语解释:
拔山:把山拔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16

敝盖不弃

成语拼音:
[bǐ gài bù qì]
成语解释: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成语出处:
《礼记 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 盖的成语,带盖字的成语,包含盖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