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知字的成语 (73个)
-
1
知来藏往
- 成语拼音:
- [zhī lái cáng wǎng]
- 成语解释:
- 指对未来有所预见,对已往心中了然。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
2
知己之遇
- 成语拼音:
- [zhī jǐ zhī yù]
- 成语解释:
- 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吾以羁旅亡命,受齐侯知己之遇,今日不能出力,反害偻堙,殆天意也!”
-
3
灼见真知
- 成语拼音:
- [zhuó jiàn zhēn zhī]
- 成语解释:
- 同“真知灼见”。正确透彻的见解。
- 成语出处:
-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平素具有灼见真知,临时乃能因材器使。”
-
4
知奸亦有大罗
- 成语拼音:
- [zhī jiān yì yǒu dà luó]
- 成语解释:
- 罗:捕鸟等的网。指欲治奸邪必须布下大网。比喻治理国家要靠众人的力量
- 成语出处: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三》:“宋人语曰:‘一雀过,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夫知奸亦有大罗,不失其一而已矣。’”
-
5
知机识变
- 成语拼音:
- [zhī jī shí biàn]
- 成语解释:
- 机:时机。指能了解、掌握时机,识别、适应时局的变化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尉迟敬德等传》:“史臣曰:‘皆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
6
知机识窍
- 成语拼音:
- [zhī jī shí qiào]
- 成语解释:
- 窍:比喻事情的关键。掌握时机和关键。形容人机灵
- 成语出处: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0回:“你又知机识窍,见景生情,这事大有可成。”
-
7
知尽能索
- 成语拼音:
- [zhī jìn néng suǒ]
- 成语解释:
- 比喻智慧能力都竭尽了。
- 成语出处:
- 《史记·货殖列传》:“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
8
知幾其神
- 成语拼音:
- [zhī jī qí shén]
- 成语解释:
- 幾:幾微,细微。指人能够预知事情萌发的细微迹象,就能与神道相合
- 成语出处:
- 《周易·系辞下》:“子曰:‘知幾其神乎。’”
-
9
知今博古
- 成语拼音:
- [zhī jīn bó gǔ]
- 成语解释:
- 贯通古今。知识渊博
- 成语出处:
- 元·赵彦晖《点绛唇·席上咏妓》曲:“知今博古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
-
10
知根知底
- 成语拼音:
- [zhī gēn zhī dǐ]
- 成语解释:
- 指有较深入的了解
- 成语出处: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9回:“惟有第四件最难,必须知根知底之人前去出首;不但出首,还要单上开封府出首去。”
-
11
知高识低
- 成语拼音:
- [zhī gāo shí dī]
- 成语解释:
- 知道高低大小。指懂道理,识大体,说话、做事有分寸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
-
12
知过能改
- 成语拼音:
- [zhī guò néng gǎi]
- 成语解释:
-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 成语出处:
- 《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13
知过必改
- 成语拼音:
- [zhī guò bì gǎi]
- 成语解释:
- 知道了过错;必定改正。
- 成语出处:
-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14
知法犯法
- 成语拼音:
- [zhī fǎ fàn fǎ]
- 成语解释:
- 知道法律;却违反法律。
- 成语出处: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爷!知法犯法!”
-
15
知二五而不知十
- 成语拼音:
- [zhī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 成语解释:
-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
16
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 成语拼音:
-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 成语解释:
-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刘峻《辩命论》:“同知三者,定乎造化,荣辱之境,独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
17
知而不言
- 成语拼音:
- [zhī ér bù yán]
- 成语解释:
- 明明知道而不说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
-
18
知而不争
- 成语拼音:
- [zhì ér bù zhēng]
- 成语解释:
- 明知是非而不据理力争。多指不坚持原则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墨翟《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19
知而故犯
- 成语拼音:
- [zhī ér gù fàn]
- 成语解释:
- 故:故意。知道不对,却故意违犯
- 成语出处: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9卷:“问:‘一切含灵具佛性,既有佛性,为什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
20
知地知天
- 成语拼音:
- [zhī dì zhī tiān]
- 成语解释:
- 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 成语出处:
- 春秋·齐·孙武《孙子·地形》:“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 知的成语,带知字的成语,包含知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