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竹字的成语 (73个)
-
1
成竹在胸
- 成语拼音:
-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 成语解释: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2
尺竹伍符
- 成语拼音:
- [chǐ zhú wǔ fú]
- 成语解释:
-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 成语出处:
- 明·方孝孺《书夷山稿序后》:“吾观四明蒋先生,羁寓数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味其言如素处显位者,未尝有枯悴寒涩这态,是安可谓之穷士乎?”
-
3
吹竹调丝
- 成语拼音:
- [chuí zhú tiáo sī]
- 成语解释:
- 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 成语出处: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吹竹调丝,行炙劝酒。”
-
4
吹竹弹丝
- 成语拼音:
- [chuí zhú dàn sī]
- 成语解释:
-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未必不如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
5
垂名竹帛
- 成语拼音:
- [chuí míng zhú bó]
- 成语解释:
- 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
- 成语出处:
- 《封神演义》五十七回:“大丈夫先立功业,共扶明主,垂名竹帛。”
-
6
抱鸡养竹
- 成语拼音:
- [bào jī yǎng zhú]
- 成语解释:
- 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 成语出处:
-
7
哀丝豪竹
- 成语拼音:
- [āi sī háo zhú]
- 成语解释:
-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 成语出处:
- 唐 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 竹的成语,带竹字的成语,包含竹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