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粟字的成语 (73个)

1

沧海一粟

成语拼音:
[cāng hǎi yī sù]
成语解释:
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

坐糜廪粟

成语拼音:
[zuò mí lǐn sù]
成语解释:
糜:浪费;廪:米仓;粟:谷子,泛指粮食。坐着消耗国家的粮食,不干实事
成语出处:
明·刘基《卖柑者言》:“坐糜廪粟而不知耻。”
3

一丝半粟

成语拼音:
[yī sī bàn sù]
成语解释: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儿子不能挣得一丝半粟孝敬父亲,到要破费了父亲的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
4

义浆仁粟

成语拼音:
[yì jiāng rén sù]
成语解释:
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成语出处:
清 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易缠头之金,义浆仁粟不匮矣;辍秉烛之晷,读书治生有余矣。”
5

握粟出卜

成语拼音:
[wò sù chū bo]
成语解释:
《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郑玄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
成语出处:
《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谷。”郑玄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
6

天粟马角

成语拼音:
[tiān sù mǎ jiǎo]
成语解释:
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
成语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论》:“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7

太仓一粟

成语拼音:
[tài cāng yī sù]
成语解释: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多少大家集个成数出来;但恐太仓一粟,无济于事。”
8

粟红贯朽

成语拼音:
[sù hóng guàn xiǔ]
成语解释:
粟:小米;红:指腐烂变质;贯:穿线的绳子;朽:腐烂。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9

粟陈贯朽

成语拼音:
[sù chén guàn xiǔ]
成语解释:
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同“粟红贯朽”。
成语出处:
明 范受益《寻亲记 告借》:“你如今万廪千仓,粟陈贯朽,每日劳劳碌碌,使尽机谋,如今半百之秋,又无男女,还不修善,更待何时?”
10

仁浆义粟

成语拼音:
[rén jiāng yì sù]
成语解释: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成语出处:
《搜神记 杨伯雍》:“公汲水作义于坂头,行者皆饮之。《后汉书 黄昏传》:“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
11

毛发丝粟

成语拼音:
[máo fà sī sù]
成语解释:
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成语出处:
宋 欧阳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
12

厉兵粟马

成语拼音:
[lì bīng sù mǎ]
成语解释: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成语出处:
《新唐书 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13

毫发丝粟

成语拼音:
[háo fā sī sù]
成语解释:
形容极其微小。
成语出处:
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14

贯朽粟腐

成语拼音:
[guàn xiǔ sù fǔ]
成语解释:
穿钱的绳子朽断,仓库的粮食腐烂。形容富有之极。
成语出处:
《史记·平淮书》:“汉兴七十余年之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15

贯朽粟红

成语拼音:
[guàn xiǔ sù hóng]
成语解释:
见“贯朽粟陈”。
成语出处:
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16

贯朽粟陈

成语拼音:
[guàn xiǔ sù chén]
成语解释:
钱串子断了,谷子烂了。比喻极富有。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17

鬼哭粟飞

成语拼音:
[guǐ kū sù fēi]
成语解释:
传说苍颉造字,惊天动地,天雨粟,鬼夜哭。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苍颉造之,鬼哭粟飞;黄帝用之,官治民察。”
18

肤粟股栗

成语拼音:
[fū sù gǔ lì]
成语解释: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成语出处: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19

飞刍挽粟

成语拼音:
[fēi chú wǎn sù]
成语解释:
飞:形容极快;刍:饲料;挽:拉车或船;粟:小米,泛指粮食。指迅速运送粮草。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主父偃传》:“又使天下飞刍挽粟。”
20

斗粟尺布

成语拼音:
[dǒu sù chǐ bù]
成语解释:
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成语出处:
《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兼容。”
* 粟的成语,带粟字的成语,包含粟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