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糊字的成语 (73个)
-
1
一塌糊涂
- 成语拼音:
- [yī tā hú tú]
- 成语解释: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成语出处:
-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
2
迷迷糊糊
- 成语拼音:
- [mí mí hú hú]
- 成语解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成语出处:
- 曾朴《孽海花》第12回:“车门已硼的关上了,弄得彩云迷迷糊糊,又惊又吓。”
-
3
模模糊糊
- 成语拼音:
- [mó mó hū hū]
- 成语解释:
- 思想上不清晰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雪雁出来一看,模模糊糊认得是薛姨妈那边的人。”
-
4
难得糊涂
- 成语拼音:
- [nán dé hú tú]
- 成语解释:
-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 成语出处:
-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
5
养家糊口
- 成语拼音:
- [yǎng jiā hú kǒu]
- 成语解释:
- 谓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
- 成语出处: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15回:“养家糊口,个个皆然。”
-
6
血肉模糊
- 成语拼音:
- [xuè ròu mó hu]
- 成语解释:
- 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 成语出处: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4章:“弟兄们让不开路,被火车碾的断腰折骨,血肉模糊。”
-
7
稀里糊涂
- 成语拼音:
- [xī lǐ hú tú]
- 成语解释:
- 不明白,迷糊,不认真,随意
- 成语出处:
- 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如果写他后悔,稀里糊涂自杀了,就没有多大意思。”
-
8
食不糊口
- 成语拼音:
- [shí bù hú kǒu]
- 成语解释:
- 糊口:吃粥,比喻生活艰难。连粥都喝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
- 成语出处:
- 唐·陈子昂《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流亡初复,贫鞠兼半,食不糊口,力未赡农。”
-
9
黏黏糊糊
- 成语拼音:
- [nián nián hú hú]
- 成语解释:
- 指两者关系暧昧不清或办事粘连
- 成语出处:
- 张洁《沉重的翅膀》:“小米粥熬得黏黏糊糊,郑子云有好久没吃过这小米粥了。”
-
10
糊涂账
- 成语拼音:
- [hú tú zhàng]
- 成语解释:
- 算不清楚的账,比喻弄不清楚的问题
- 成语出处: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5章:“咱们虽说赚了一点钱,可这是一笔糊涂账!这钱是咱们两个苦熬出来的,但家里人人有份!”
-
11
糊涂虫
- 成语拼音:
- [hú tú chóng]
- 成语解释:
- 不明事理的人
- 成语出处: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云岫这东西,不给他两句,他当人家一辈子都是糊涂虫呢。”
-
12
糊涂到顶
- 成语拼音:
- [hú tú dào dǐng]
- 成语解释:
- 人头脑十分不清楚或不明事理
- 成语出处:
-
13
糊里糊涂
- 成语拼音:
- [hú lǐ hú tú]
- 成语解释:
-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 成语出处:
-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
14
糊口度日
- 成语拼音:
- [hú kǒu dù rì]
- 成语解释: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
- 成语出处:
- 《五代史评话 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只得把这教学糊口度日,为之奈何?”
-
15
糊糊涂涂
- 成语拼音:
- [hú hú tū tū]
- 成语解释:
- 无感觉的,麻木的或茫然的状态
- 成语出处: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口里糊糊涂涂,又说好些,总不过肉麻说话。”
-
16
含糊其辞
- 成语拼音:
- [hán hú qí cí]
- 成语解释:
- 糊:不明确;不清晰;辞:也作“词”;言辞。指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
- 成语出处: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
-
17
含糊其词
- 成语拼音:
- [hán hú qí cí]
- 成语解释:
-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词:话语。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不清楚,不明确。
- 成语出处:
- 唐·陆贽《论缘边守备事宜壮》:“即相执证,理全辨明,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
-
18
含含糊糊
- 成语拼音:
- [hán hán hū hū]
- 成语解释:
- 含混不清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老太太与凤姐姐方才说话含含糊糊,不知是什么意思。”
-
19
含糊不清
- 成语拼音:
- [hán hú bù qīng]
- 成语解释:
- 躲躲闪闪,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
- 成语出处:
-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
-
20
毫不含糊
- 成语拼音:
- [háo bù hán hú]
- 成语解释:
- 态度明确坚定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的迫切任务》:“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原因和时间性,我们曾经毫不含糊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 糊的成语,带糊字的成语,包含糊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