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绳字的成语 (73个)

1

长绳系日

成语拼音:
[cháng shéng jì rì]
成语解释:
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成语出处:
晋 傅玄《九曲歌》:“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2

正色直绳

成语拼音:
[zhèng sè zhí shéng]
成语解释:
谓严正执法。
成语出处:
《南史·孔休源传》:“[孔休源]迁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惮之。”
3

正视绳行

成语拼音:
[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成语解释:
谓言行正直。
成语出处:
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视绳行,无间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4

枕石寝绳

成语拼音:
[zhěn shí qǐn shéng]
成语解释:
见“枕方寝绳”。
成语出处:
《文子·精诚》:“虑牺氏之王天下也,枕石寝绳,杀秋约冬,负方州,抱员天。”
5

枕方寝绳

成语拼音:
[zhěn fāng qǐn shéng]
成语解释:
枕方石,睡绳床。
成语出处:
《淮南子·览冥训》:“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高诱注:“方,榘四寸也。寝绳,直身而卧也。”杨树达证闻:“寝绳谓织绳为床,人寝其上。”
6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拼音:
[yī zhāo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7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成语拼音:
[yī yè bèi shé yǎo,shí rì pà má shéng]
成语解释: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8

逾绳越契

成语拼音:
[yú shéng yuè qì]
成语解释:
①谓在结绳、书契之前没有文字。绳、契指结绳、书契。②引申指不通文字。
成语出处:
《后汉书·班固传下》:“逾绳越契,寂寥而亡诏者,《系》不得而缀也。”
9

引绳棋布

成语拼音:
[yǐn shéng qí bù]
成语解释:
形容纵横整齐。
成语出处:
宋·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庐舍道巷,引绳棋布。”
10

引绳切墨

成语拼音:
[yǐn shéng qiē mò]
成语解释:
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刘公墓志铭》:“引绳切墨,不少假易。”
11

引绳排根

成语拼音:
[yǐn shéng pái gēn]
成语解释:
指勾结起来排斥异己。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
12

引绳批根

成语拼音:
[yǐn shéng pī gēn]
成语解释:
亦作“引绳排根”。比喻合力排斥异己。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
13

月书赤绳

成语拼音:
[yuè shū chì shéng]
成语解释:
月下老人的婚姻簿和红绳。月下老人根据婚姻簿上的记载,把红绳系在男女两方的脚上,使之结为夫妻。指婚约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幸蓝桥玉杵先投,信月书赤绳难换。”
14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成语拼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15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成语拼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成语解释: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16

瓮牖绳枢

成语拼音:
[wèng yǒu shéng shū]
成语解释:
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成语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上:“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7

枉墨矫绳

成语拼音:
[wǎng mò jiǎo shéng]
成语解释:
比喻违背准绳、准则。
成语出处:
南朝·梁·江淹《尚书符》:“箕赋深敛,毒被南郢;枉墨矫绳,害著西荆。”
18

绳之以法

成语拼音:
[shéng zhī yǐ fǎ]
成语解释: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成语出处: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19

绳一戒百

成语拼音:
[shéng yī jiè bǎi]
成语解释:
绳:纠正;戒:警戒。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成语出处:
元·柯丹丘《荆钗记·遣音》:“依条按法,想绳一戒百谁不怕。”
20

绳先启后

成语拼音:
[shéng xiān qǐ hòu]
成语解释:
绳:继承,继续;启:开创,引出。继承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成语出处:
宋·岳飞《题许虎侯像》:“至德显忠,绳先启后。”
* 绳的成语,带绳字的成语,包含绳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