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膏字的成语 (73个)

1

膏车秣马

成语拼音:
[gāo chē mò mǎ]
成语解释: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成语出处:
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 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明·屠隆《彩毫记·钦取回朝》:“羡调和鼎鼐,便膏车秣马好归来。”
2

膏唇歧舌

成语拼音:
[gào chún qí shé]
成语解释:
歧舌:卖弄口才,说话反复无常。极力用语言打动人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歧舌,以诳知己。”
3

膏唇贩舌

成语拼音:
[gāo chún fàn shé]
成语解释:
犹言膏唇拭舌。贩舌,谓卖弄口舌。
成语出处:
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唇贩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
4

残膏剩馥

成语拼音:
[cán gāo shèng fù]
成语解释:
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成语出处:
《新唐书 杜甫传赞》:“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5

病在膏肓

成语拼音:
[bìng zài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
见“病入膏肓”。
成语出处:
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6

病入膏肓

成语拼音:
[bìng rù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7

病染膏肓

成语拼音:
[bìng rǎn gāo huāng]
成语解释:
见“病入膏肓”。
成语出处: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 膏的成语,带膏字的成语,包含膏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