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荆字的成语 (73个)

1

披荆斩棘

成语拼音:
[pī jīng zhǎn jí]
成语解释:
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2

负荆请罪

成语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成语解释: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

斩荆披棘

成语拼音:
[zhǎn jīng pī jí]
成语解释:
同“披荆斩棘”。
成语出处:
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吐蕃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蕃育子孙至数百万。”
4

铜驼荆棘

成语拼音:
[tóng tuó jīng jí]
成语解释: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外。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
成语出处:
《晋书 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5

天荆地棘

成语拼音:
[tiān jīng dì jí]
成语解释:
天地间布满荆棘,喻世途或处境艰难。
成语出处:
明·刘永锡《行路难》诗:“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
6

薮中荆曲

成语拼音:
[sǒu zhōng jí qǔ]
成语解释:
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成语出处:
7

随珠荆玉

成语拼音:
[suí zhū jīng yù]
成语解释:
同“随珠和璧”。
成语出处:
清·姚鼐《过程鱼门墓下作》诗:“随珠荆玉奇士,金匮名山见异书。”
8

隋珠荆璧

成语拼音:
[suí zhū jīng bì]
成语解释:
即隋珠和璧。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立神明通天之台,造甲乙之帐,络以隋珠荆璧。”
9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成语拼音:
[sān rì bù tán,shǒu shēng jīng jí]
成语解释:
弹:用手指拨弄。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10

识荆恨晚

成语拼音:
[shí jīng hèn wǎn]
成语解释:
遗憾自己与某人特别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识太晚了
成语出处:
11

肉袒负荆

成语拼音:
[ròu tǎn fù jīng]
成语解释:
肉袒:光着身子;负荆:背负荆条。赤裸上身,背着荆条请罪,愿受责罚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2

裙布荆钗

成语拼音:
[qún bù jīng chāi]
成语解释:
以布作裙,以荆代钗。比喻贫困。同“钗荆裙布”。
成语出处:
元 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九出:“[旦]自古道:人有贵贱,不可概论。夫人是香闺绣阁之名姝,奴家是裙布荆钗之贫妇。”
13

裙布钗荆

成语拼音:
[qún bù chāi jīng]
成语解释:
钗:妇女的发饰;荆:灌木名。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裙布钗荆,任是村妆希罕。”
14

被苫蒙荆

成语拼音:
[pī shān méng jīng]
成语解释:
被:披;苫:用草做成的垫;蒙:冒着。披着草苫子,顶着用荆棘编的器物。形容受尽艰辛,吃尽劳苦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乃吾祖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
15

劈荆斩棘

成语拼音:
[pī jīng zhǎn jí]
成语解释:
①砍伐荆棘。②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成语出处: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你可曾望到啊,灯光下:好像举起南泥湾劈荆斩棘的镢头?”
16

满目荆榛

成语拼音:
[mǎn mù jīng zhēn]
成语解释:
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张全义传》:“蔡贼、孙儒、诸葛爽争据洛阳,迭相攻伐,七八年间,都城灰烬,满目荆榛。”
17

荆榛满目

成语拼音:
[jīng zhēn mǎn mù]
成语解释:
荆榛:带刺的丛生灌木。放眼望去,都是荆榛。形容遭遇变故后到处都是荒凉的景象。也比喻处境困难,障碍重重。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卢文进传》:“文进在平州,率奚族劲骑,鸟击兽搏,倏来忽往,燕赵诸州,荆榛满目。”
18

荆天棘地

成语拼音:
[jīng tiān jí dì]
成语解释:
荆、棘:带刺的灌木。天地间到处是荆棘。比喻处境艰险;障碍重重。
成语出处:
清 壮者《扫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荆天刺地,生气索然。”
19

荆山之玉

成语拼音:
[jīng shān zhī yù]
成语解释:
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20

荆人涉澭

成语拼音:
[jīng rén shè yōng]
成语解释: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 荆的成语,带荆字的成语,包含荆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