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药字的成语 (73个)

1

苦口之药

成语拼音:
[kǔ kǒu zhī yào]
成语解释: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2

剪须和药

成语拼音:
[jiǎn xū huò yào]
成语解释:
须:胡须;和:混和,拌。剪掉胡须拌药。比喻上级体恤下属
成语出处:
《新唐书·李勣传》:“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
3

换汤不换药

成语拼音:
[huàn tāng bù huàn yào]
成语解释:
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而实际不变
成语出处:
马南邨《燕山夜话 文章长短不拘》:“把一大篇改成几小篇,表面看去,文章似乎很短,但在实际上不过是为短而短,内容仍旧换汤不换药。”
4

韩康卖药

成语拼音:
[hán kāng mài yào]
成语解释:
隐士逃名避世。指卖药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韩康传》:“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家世著姓。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
5

狗皮膏药

成语拼音:
[gǒu pí gāo yào]
成语解释: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成语出处: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6

腐肠之药

成语拼音:
[fǔ cháng zhī yào]
成语解释:
腐:腐蚀。有害肠胃的药。指肥肉和醇酒
成语出处:
汉·枚乘《七发》:“皓步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
7

对症用药

成语拼音:
[duì zhèng yòng yào]
成语解释:
症:病症。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成语出处:
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髋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如指诸掌。”
8

对症下药

成语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语解释:
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病人的病情开方用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有效措施。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9

对证下药

成语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语解释:
见“对症下药”。
成语出处:
《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10

对症发药

成语拼音:
[duì zhèng fā yào]
成语解释:
针对病根下药。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怕不是生产,这正是对症发药呢!”
11

毒药苦口

成语拼音:
[dú yào kǔ kǒu]
成语解释:
毒药:攻毒的药物。比喻尖锐的批评虽然像毒药一样苦口难服,却能让人醒悟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12

采兰赠药

成语拼音:
[cǎi lán zèng yào]
成语解释: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成语出处:
《诗经 郑风 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13

不药而愈

成语拼音:
[bù yào ér yù]
成语解释: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大约可以不药而愈。”
14

不死之药

成语拼音:
[bù sǐ zhī yào]
成语解释:
长生不死的药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上》:“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入。”
* 药的成语,带药字的成语,包含药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