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藏字的成语 (73个)

1

藏污纳垢

成语拼音:
[cáng wū nà gòu]
成语解释: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
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2

笑里藏刀

成语拼音:
[xiào lǐ cáng dāo]
成语解释: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成语出处: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3

藏龙卧虎

成语拼音:
[cáng lóng wò hǔ]
成语解释: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成语出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4

绵里藏针

成语拼音:
[mián lǐ cáng zhēn]
成语解释: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成语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5

剖腹藏珠

成语拼音:
[pōu fù cáng zhū]
成语解释:
破开肚子藏入珍珠。比喻自秘或惜物过甚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6

知以藏往

成语拼音:
[zhī yǐ cáng wǎng]
成语解释:
知:通“智”,机智。机智则善于积累往日的经验,以为来日的借鉴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7

中心藏之

成语拼音:
[zhōng xīn cáng zhī]
成语解释:
中心:内心,心中。深深地记在心里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服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8

知来藏往

成语拼音:
[zhī lái cáng wǎng]
成语解释:
指对未来有所预见,对已往心中了然。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9

正法眼藏

成语拼音:
[zhèng fǎ yǎn cáng]
成语解释:
①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②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成语出处:
《景德传灯录·摩诃迦叶》:“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宋·朱熹《答陈同甫书》:“盖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两般看,此是千圣相传正法眼藏。”
10

珍藏密敛

成语拼音:
[zhēn cáng mì liǎn]
成语解释:
敛:收起。非常珍重,严严实实地收藏起来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这东西虽然值钱,总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过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11

智藏瘝在

成语拼音:
[zhì cáng guān zài]
成语解释:
指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
成语出处:
《书 召诰》:“厥终智藏瘝在。”周秉钧易解:“纣政不善,贤者藏匿,病民者在位。”
12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成语拼音:
[yòng zhī zé xíng,shě zhī zé cáng]
成语解释:
用:任用;行:做,实行;舍:不用;藏:退隐。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3

掩瑕藏疾

成语拼音:
[yǎn xiá cáng jí]
成语解释:
掩:遮盖。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藏:隐瞒。疾:毛病,过错。掩盖缺点,隐瞒过错。
成语出处: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至于掩瑕藏疾,涤除疵垢,朝为寇仇,夕委心膂,虽未足希准古人,粗亦无负于新旧。”
14

用行舍藏

成语拼音:
[yòng xíng cáng shě]
成语解释: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5

遗形藏志

成语拼音:
[yí xíng cáng zhì]
成语解释: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成语出处: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16

用舍行藏

成语拼音:
[yòng shě xíng cáng]
成语解释: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7

一山不藏二虎

成语拼音:
[yī shān bù cáng èr hǔ]
成语解释: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
成语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18

隐鳞藏彩

成语拼音:
[yǐn lín cáng cǎi]
成语解释:
比喻潜藏起来,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陈留老父》:“夫龙不隐鳞,凤不藏羽,网罗高悬,去将安所。”
19

邺架之藏

成语拼音:
[yè jià zhī cáng]
成语解释:
对他人藏书的美称。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20

隐迹藏名

成语拼音:
[yǐn jì cáng míng]
成语解释:
隐藏踪迹,隐瞒住真姓实名
成语出处:
* 藏的成语,带藏字的成语,包含藏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