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行字的成语 (73个)

1

行云流水

成语拼音:
[xíng yún liú shuǐ]
成语解释: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成语出处: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

祸不单行

成语拼音:
[huò bù dān xíng]
成语解释:
祸:灾难;行:到来。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3

我行我素

成语拼音:
[wǒ xíng wǒ sù]
成语解释: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4

行将就木

成语拼音:
[xíng jiāng jiù mù]
成语解释: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5

行色匆匆

成语拼音:
[xíng sè cōng cōng]
成语解释: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成语出处:
唐 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6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成语拼音: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成语解释: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言必信,行必果

成语拼音: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成语解释: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8

天马行空

成语拼音:
[tiān mǎ xíng kōng]
成语解释:
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成语出处:
明 刘子钟《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语拼音: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成语解释:
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

雷厉风行

成语拼音:
[léi lì fēng xíng]
成语解释: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
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1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成语拼音:
[dú wàn juàn shū,xíng wàn lǐ lù]
成语解释:
万:指很多。形容学问渊博,见多识广
成语出处:
曹靖华《采得百花酿蜜后》:“古人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最好有‘读万卷书’的书本知识和‘行万里路’的生活知识。”
12

上行下效

成语拼音:
[shàng xíng xià xiào]
成语解释:
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白虎通 三教》:“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13

知行合一

成语拼音:
[zhī xíng hé yī]
成语解释: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成语出处: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14

寸步难行

成语拼音:
[cùn bù nán xíng]
成语解释: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离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艰难;连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无力摆脱。也作“寸步难移”、“寸步不移”。
成语出处:
元 白仁甫《东墙记》:“听了他凄凉惨切,好教我寸步难行。”
15

一目十行

成语拼音:
[yī mù shí háng]
成语解释: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成语出处:
宋 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16

量力而行

成语拼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成语解释:
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17

横行霸道

成语拼音:
[héng xíng bà dào]
成语解释: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18

多行不义必自毙

成语拼音: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成语解释: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19

行百里者半九十

成语拼音:
[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成语解释: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20

响遏行云

成语拼音:
[xiǎng è xíng yún]
成语解释:
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行的成语,带行字的成语,包含行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