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裂字的成语 (73个)

1

山崩地裂

成语拼音:
[shān bēng dì liè]
成语解释:
山崩塌;地开裂。多为地震所引起。原用来指灾难性的巨大事变。后比喻声势之大;变化剧然。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2

四分五裂

成语拼音:
[sì fēn wǔ liè]
成语解释: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3

龇牙裂嘴

成语拼音:
[zī yá liè zuǐ]
成语解释:
见“龇牙咧嘴”。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杨雄、石秀都跟出前厅来看时,只见杜兴下了马,入得庄门,见他模样,气得紫涨了面皮,龇牙露嘴,半晌说不的话。”
4

眦裂发指

成语拼音:
[zì liè fà zhǐ]
成语解释:
眼角裂开,头发上竖。形容愤怒到极点。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5

云扰幅裂

成语拼音:
[yún rǎo fú liè]
成语解释:
比喻社会动乱,四分五裂。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少陵意谓天宝离乱,四方云扰幅裂,人物岁岁俱灾。”
6

心惊胆裂

成语拼音:
[xīn jīng dǎn liè]
成语解释:
同“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先锋将魄散魂飞,合后兵心惊胆裂。”
7

心胆俱裂

成语拼音:
[xīn dǎn jù liè]
成语解释: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俱:都;裂:破开。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大37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8

天崩地裂

成语拼音:
[tiān bēng dì liè]
成语解释:
比喻重大的事变。崩:倒塌。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忽地乱喇的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件东西向前而坠。”
9

碎心裂胆

成语拼音:
[suì xīn liè dǎn]
成语解释:
形容异常恐惧。
成语出处:
《四游记·萧后吕客谈兵》:“仗臣平生所学,排上南天七十二阵,宋之君臣,必茫然莫知,将碎心裂胆,无计所出矣。”
10

身废名裂

成语拼音:
[shēn fèi míng liè]
成语解释:
见“身败名裂”。
成语出处:
朱自清《史记·汉书第九》:“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要发抒意中的郁结,只有这一条通路。”
11

身败名裂

成语拼音:
[shēn bài míng liè]
成语解释: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看来许多举人、进士做了官,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身败名裂。”
12

裂眦嚼齿

成语拼音:
[liè zì jiáo chǐ]
成语解释:
眦:眼眶。瞪眼欲裂,牙齿紧咬。比喻愤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宋·陆游《跋傅给事帖》:“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
13

裂土分茅

成语拼音:
[liè tǔ fēn máo]
成语解释: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成语出处: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14

裂石流云

成语拼音:
[liè shí liú yún]
成语解释:
流: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唱出一句来,端的有落尘绕梁之声,裂石流云之响。”
15

裂石穿云

成语拼音:
[liè shí chuān yún]
成语解释:
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成语出处:
宋 陆游《黄鹤楼》:“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16

鲁莽灭裂

成语拼音:
[lǔ mǎng miè liè]
成语解释:
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成语出处:
《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17

卤莽灭裂

成语拼音:
[lǔ mǎng miè liè]
成语解释:
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18

裂冠毁冕

成语拼音:
[liè guān huǐ miǎn]
成语解释:
裂:裁,扯;冠:帽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比喻背弃王室或矢志不仕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19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成语拼音:
[liè guān huǐ miǎn,bá běn sāi yuán]
成语解释: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20

裂地分茅

成语拼音:
[liè dì fēn máo]
成语解释:
裂:分开;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成语出处:
宋·叶适《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 裂的成语,带裂字的成语,包含裂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