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豕字的成语 (73个)

1

狼奔豕突

成语拼音:
[láng bēn shǐ tū]
成语解释:
豕:猪。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比喻成群的坏人到处乱闯;任意搔扰;或敌人仓皇逃跑。
成语出处:
清 归庄《击筑余音 重调》:“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2

豕突狼奔

成语拼音:
[shǐ tū láng bēn]
成语解释:
豕:猪;突:猛冲。象猪那样冲撞,象狼那样奔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成语出处:
明 归庄《万古愁》:“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3

三豕涉河

成语拼音:
[sān shǐ shè hé]
成语解释: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4

豕食丐衣

成语拼音:
[shǐ shí gài yī]
成语解释:
吃猪狗之食,穿乞丐之衣。比喻极其贫困。
成语出处:
清·唐甄《潜书·孝功》:“观其境内,冻饿僵死犹昔也,豕食丐衣犹昔也。”
5

三豕渡河

成语拼音:
[sān shǐ dù hé]
成语解释: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成语出处:
汉·蔡邕《月令问答》:“书有转误,三豕渡河之类也。”
6

豕交兽畜

成语拼音:
[shǐ jiāo shòu chù]
成语解释:
比喻待人没有礼貌。
成语出处:
《孟子 尽心上》:“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7

豕亥鱼鲁

成语拼音:
[shǐ hài yú lǔ]
成语解释:
《吕氏春秋 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
8

豕虎传讹

成语拼音:
[shǐ hǔ chuán é]
成语解释:
同“豕亥鱼鲁”。
成语出处:
清·钱大昕《序》:“而世之考古者,拾班范之一言,擿沈箫之数简,兼有竹素烂脱,豕虎传讹,易斗分作升分。”
9

豕分蛇断

成语拼音:
[shǐ fēn shé duàn]
成语解释:
比喻支离破碎。
成语出处:
后蜀·何光远《鉴诚录·知机对》:“一击而鱼溃鸟离;四合而豕分蛇断。”
10

豕而负涂

成语拼音:
[shǐ ér fù tú]
成语解释:
豕:猪;涂:泥。猪背上有泥。比喻极为污秽
成语出处:
《周易·睽》:“睽孤,见豕负涂。”王弼注:“豕而负涂,秽莫过焉。”
11

豕窜狼逋

成语拼音:
[shǐ cuàn láng bū]
成语解释:
狼狈逃窜貌。
成语出处: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看这赖功贼容颜如粪土,出辕门豕窜狼逋。”
12

牧豕听经

成语拼音:
[mù shǐ tīng jīng]
成语解释:
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成语出处:
《后汉书·承宫传》:“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
13

木石鹿豕

成语拼音:
[mù shí lù shǐ]
成语解释:
豕:猪。如同木头、石头、鹿和猪一样。形容愚笨无知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冤哉!谓我木石鹿豕耶!具有口鼻,岂有触香臭而不知者?”
14

鲁鱼亥豕

成语拼音:
[lǔ yú hài shǐ]
成语解释:
鲁字和鱼字、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把“鲁”字写成“鱼”字;把“亥”字写成“豕”字。比喻文字传抄的错误。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15

狼突豕窜

成语拼音:
[láng tū shǐ cuàn]
成语解释:
见“狼奔豕突”。
成语出处:
清·钱谦益《资政大夫兵部尚书申公神道碑铭》:“狼突豕窜,无一尉一堠能少婕其角距者。此公之言验于事后者也。”
16

龙首豕足

成语拼音:
[lóng shǒu shǐ zú]
成语解释:
犹言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成语出处:
南朝·梁·梁元帝《金楼子·立言》:“龙首豕足,随时之义;牛头马髀,强相附会。”
17

辽东豕

成语拼音:
[liáo dōng shǐ]
成语解释:
辽东:地名,今辽宁省辽河以东;豕:猪。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18

辽东白豕

成语拼音:
[liáo dōng bái shǐ]
成语解释:
比喻少见多怪。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19

见豕负涂

成语拼音:
[jiàn shǐ fù tú]
成语解释:
看见猪趴在路上。比喻肮脏污秽。
成语出处:
《周易 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王弼注:“见豕负涂,甚可秽也。”
20

亥豕相望

成语拼音:
[hài shǐ xiāng wàng]
成语解释:
指文字讹错很多
成语出处: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事部一》:“吴兴凌氏诸刻,急于成书射利,又悭于倩人编摩,其间亥豕相望,何怪其然?”
* 豕的成语,带豕字的成语,包含豕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