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象字的成语 (73个)

1

象齿焚身

成语拼音:
[xiàng chǐ fén shēn]
成语解释:
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2

万象森罗

成语拼音:
[wàn xiàng sēn luó]
成语解释:
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
3

万象包罗

成语拼音:
[wàn xiàng bāo luó]
成语解释:
象:形状,样子;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罗:捕鸟的网;包罗:容纳。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万象包罗为一处,方知截教有鸿蒙。”
4

忘象得意

成语拼音:
[wàng xiàng dé yì]
成语解释:
忘记物象,得到真谛。
成语出处:
南朝·齐·刘邙《答竟陵王子良书》:“微文接粗,渐说或允;忘象得意,顿义为长。”
5

无可比象

成语拼音:
[wú kě bǐ xiàng]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可与譬比。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1卷:“焕彻如寒霜素雪之状,又似钟乳垂穗之形,五色备具,无可比象。”
6

太平无象

成语拼音:
[tài píng wú xiàng]
成语解释:
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
成语出处: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7

蛇欲吞象

成语拼音:
[shé yù tūn xiàng]
成语解释: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成语出处:
《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8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成语拼音:
[shī xiàng bó tù,jiē yòng quán lì]
成语解释: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
9

森罗万象

成语拼音:
[sēn luó wàn xiàng]
成语解释:
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10

气象一新

成语拼音:
[qì xiàng yī xīn]
成语解释:
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忽然看见三官气象一新,唬了一跳,飞风报与老鸨。”
11

盲人说象

成语拼音:
[máng rén shuō xiàng]
成语解释: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成语出处:
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12

盲人摸象

成语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语解释: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13

合眼摸象

成语拼音:
[hé yǎn mō xiàng]
成语解释:
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山谷云:‘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后来学诗者,虽时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
14

黄金铸象

成语拼音:
[huáng jīn zhù xiàng]
成语解释:
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成语出处:
《国语·越语下》:“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15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成语拼音: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成语出处: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16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成语拼音:
[gǒu kǒu lǐ shēng bù chū xiàng yá]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成语出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第十五章:“还有些话,牵涉到老弟,咳,反正狗口不出象牙,不说也罢。”
17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成语拼音:
[gǒu kǒu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成语解释: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成语出处:
《元曲选 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18

得意忘象

成语拼音:
[dé yì wàng xiàng]
成语解释:
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成语出处:
唐·梁肃《止观统例议》:“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19

渡河香象

成语拼音:
[dù hé xiāng xiàng]
成语解释:
渡:横渡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成语出处:
《优婆塞戒经》第一卷:“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能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20

超以象外

成语拼音:
[chāo yǐ xiàng wài]
成语解释: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成语出处:
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象的成语,带象字的成语,包含象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