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踵字的成语 (73个)

1

计不旋踵

成语拼音:
[jì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
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成语出处: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触白刃,早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2

机不旋踵

成语拼音:
[jī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
形容时机短暂。旋踵,转过脚后跟。
成语出处: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柔》:“机不旋踵,时不再来。必发今宵,无贻后悔。”
3

汗流至踵

成语拼音:
[hàn liú zhì zhǒng]
成语解释:
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成语出处:
《庄子·田子方》:“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4

汗流接踵

成语拼音:
[hàn liú jiē zhǒng]
成语解释:
见“汗流至踵”。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氏子》:“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
5

汗流浃踵

成语拼音:
[hàn liú jiā zhǒng]
成语解释:
见“汗流至踵”。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阿端]意计穷蹙,汗流浃踵。”
6

祸不旋踵

成语拼音:
[huò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
旋踵:旋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祸害不久就将到来。
成语出处:
《北齐书 袁聿修传》:“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免请谒之累。”
7

祸不反踵

成语拼音:
[huò bù fǎn zhǒng]
成语解释:
踵:脚跟。形容灾祸很快来临
成语出处:
《新唐书·许世绪传》:“今揽五郡之兵,据四战之中,苟无奇计,祸不反踵。”
8

顶天踵地

成语拼音:
[dǐng tiān zhǒng dì]
成语解释:
犹言顶天立地。
成语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9

比肩系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xì zhǒng]
成语解释:
犹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新唐书 韦嗣立传》:“今之取人,未试而遽迁,务进徼幸,比肩系踵。”
10

比肩随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suí zhǒng]
成语解释:
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韩非子 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
11

比肩继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jì zhǒng]
成语解释: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继踵:脚尖碰着脚后跟。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12

比肩接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jiē zhǒng]
成语解释: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
清 戴名世《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13

比肩迭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dié zhǒng]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迭踵,脚尖踩脚跟。
成语出处:
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沉旧人,胜朝遗耈,比肩迭踵,同掌丝纶。”
14

比肩叠踵

成语拼音:
[bǐ jiān dié zhǒng]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叠踵,脚尖踩脚跟。
成语出处:
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15

败不旋踵

成语拼音:
[bài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成语出处:
唐 卢照邻《三国论》:“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 踵的成语,带踵字的成语,包含踵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