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字的成语 (73个)

1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成语拼音: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成语解释: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

不可估量

成语拼音:
[bù kě gū liàng]
成语解释:
难以估计
成语出处: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

量力而行

成语拼音:
[liàng lì ér xíng]
成语解释:
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4

量体裁衣

成语拼音:
[liàng tǐ cái yī]
成语解释:
量:计量。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比喻按具体情况办事。
成语出处:
《南齐书 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5

等量齐观

成语拼音:
[děng liàng qí guān]
成语解释:
等:相同;量:估量;评价;齐:一样。不顾事物的区别;作同等看待。
成语出处: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或带烟月而益韵,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6

铢铢校量

成语拼音:
[zhū zhū xiào liàng]
成语解释:
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不着此意,是岂能真忘之者哉!”
7

铢铢较量

成语拼音:
[zhū zhū jiào liàng]
成语解释:
谓极精细地计较衡量。
成语出处:
清·陈确《原教》:“荀告韩杨,各是所见,铢铢较量,可谓愚甚。”
8

锱铢较量

成语拼音:
[zī zhū jiào liàng]
成语解释:
同“锱铢必较”。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况你学业日进,发达有时,何苦锱铢较量,讨人便宜怎的。”
9

铢量寸度

成语拼音:
[zhū liàng cùn dù]
成语解释:
同“铢称寸量”。
成语出处:
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八》:“铢量寸度,石丈必差,操券责偿,曷以见天地之大哉。”
10

志大量小

成语拼音:
[zhì dà liàng xiǎo]
成语解释:
志:志向;量:度量,胸襟。抱负很大,而胸襟狭隘
成语出处:
宋·苏轼《贾谊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11

铢称寸量

成语拼音:
[zhū chēng cùn liàng]
成语解释:
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与王龙溪郎中书》:“以尹之所乐者,尧舜之道也,而袛铢称寸量于一介取予之间。若硁硁小人然者,何也?”
12

自不量力

成语拼音:
[zì bù liàng lì]
成语解释:
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13

以泽量尸

成语拼音:
[yǐ zé liàng shī]
成语解释:
谓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
成语出处:
清·顾炎武《羌胡引》:“四入郊圻躏齐鲁,破邑屠城不可数,刳腹绝肠,折颈折颐,以泽量尸。”
14

以升量石

成语拼音:
[yǐ shēng liáng dàn]
成语解释:
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15

有生力量

成语拼音:
[yǒu shēng lì liàng]
成语解释:
①原指军队中的兵员和马匹。亦泛指有战斗力的部队。②指充满活力的力量。
成语出处:
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
16

宇量深广

成语拼音:
[yǔ liàng shēn guǎng]
成语解释:
宇量:器宇度量。形容人的度量宏远
成语出处:
晋·潘岳《司空密陵侯郑袤碑铭》:“弘操岳峻,宇量深广。”
17

雅量高致

成语拼音:
[yǎ liàng gāo zhì]
成语解释:
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成语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幹(蒋幹)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18

雅量豁然

成语拼音:
[yǎ liàng huò rán]
成语解释:
雅量:宽宏的度量;豁然:开阔,通达。度量宽宏,品性豁达
成语出处:
《晋书·李寿载记》:“敏而好学,雅量豁然。”
19

玉尺量才

成语拼音:
[yù chǐ liáng cái]
成语解释:
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20

校短量长

成语拼音:
[xiào duǎn liàng cháng]
成语解释:
亦作“校短推长”。谓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成语出处:
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婪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较短推长。”
* 量的成语,带量字的成语,包含量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