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针字的成语 (73个)
-
1
如坐针毡
- 成语拼音:
- [rú zuò zhēn zhān]
- 成语解释:
-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 成语出处:
- 《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
2
一针见血
- 成语拼音:
- [yī zhēn jiàn xiě]
- 成语解释:
-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
3
针锋相对
- 成语拼音: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 成语解释:
-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 成语出处: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
4
大海捞针
- 成语拼音:
- [dà hǎi lāo zhēn]
- 成语解释:
- 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 成语出处:
- 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
5
铁杵成针
- 成语拼音: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 成语出处:
- 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6
绵里藏针
- 成语拼音:
- [mián lǐ cáng zhēn]
- 成语解释: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成语出处: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
7
针针丛棘
- 成语拼音:
- [zhēn zhēn cóng jí]
- 成语解释:
- 针针:形容荆棘的刺尖锐如针。在带着像针一样尖刺的一丛丛的荆棘下面,形容环境恶劣
- 成语出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
8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成语出处:
-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9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 成语拼音:
- [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成语解释:
- 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成语出处:
- 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
10
坐卧针毡
- 成语拼音:
- [zuò wò zhēn zhān]
- 成语解释:
- 犹言如坐针毡。形容很不安宁。
- 成语出处:
- 明·陈与郊《义犬》第四出:“狄灵庆得命回家,十分侥幸,只是心魂恍惚,坐卧针毡。”
-
11
针头线脑
- 成语拼音:
- [zhēn tóu xiàn nǎo]
- 成语解释:
- 见“针头线脑”。
- 成语出处: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头线脑之类。”
-
12
针头削铁
- 成语拼音:
- [zhēn tóu xuē tiě]
- 成语解释:
- 形容极力刮削搜刮。
- 成语出处:
- 清·杨潮观《穷阮籍醉骂财神》:“若不是针头削铁将身惫,只怕你刀头餂蜜将人害。”胡士莹校注:“形容刮皮刻薄之至。为旧时俗语,明代已有之。《一笑散·夺泥燕口》:‘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
13
针芥之投
- 成语拼音:
- [zhēn jiè zhī tóu]
- 成语解释:
- 同“针芥相投”。
- 成语出处:
- 清·陈梦雷《绝交书》:“每探赜析微,穷极理性,罔间晨夕,自谓针芥之投,庶儿终始也。”
-
14
针芥之合
- 成语拼音:
- [zhēn jiè zhī hé]
- 成语解释:
- 同“针芥相投”。
- 成语出处:
- 清·方文《赠孟六玕明序》诗:“近前一语忽大笑,针芥之合良非轻。”
-
15
针芥之契
- 成语拼音:
- [zhēn jiè zhī qì]
- 成语解释:
- 同“针芥相投”。
- 成语出处: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跋刘武仲鲁田兄弟手书诗卷》:“行可以余于武仲先生夙有针芥之契,属为题记。”
-
16
针芥相投
- 成语拼音:
- [zhēn jiè xiāng tóu]
- 成语解释:
-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针芥相投”谓相投契。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
-
17
针尖对麦芒
- 成语拼音:
- [zhēn jiān duì mài má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双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让。
- 成语出处:
- 老舍《荷珠配》第一场:“黄龙衮你这小子真叫会算账!怎奈呀针尖对麦芒,全三爷子不会上你的当。”
-
18
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 成语拼音:
- [zhēn chā bù jìn,shuǐ pō bù jìn]
- 成语解释:
- 比喻一个集团非常排外,不容易打进去,也比喻一个人坚持已见,不听别人的任何意见
- 成语出处: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3回:“一切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外人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
19
一针一线
- 成语拼音:
- [yī zhēn yī xiàn]
- 成语解释:
- 一根针;一条线。比喻极细小的或不值钱的东西。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
-
20
引针拾芥
- 成语拼音:
- [yǐn zhēn shí jiè]
- 成语解释:
- 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 成语出处:
- 语出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 针的成语,带针字的成语,包含针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