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难字的成语 (73个)
-
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成语拼音:
-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
- 成语解释:
- 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 成语出处: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38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来至此,焉有怯进之理?”
-
2
覆水难收
- 成语拼音:
- [fù shuǐ nán shōu]
- 成语解释:
- 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结合。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
3
难以置信
- 成语拼音:
- [nán yǐ zhì xìn]
- 成语解释:
- 不容易相信。
- 成语出处:
-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
4
知难而退
- 成语拼音:
- [zhī nán ér tuì]
- 成语解释:
- 知道困难就退却下来。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
5
左右为难
- 成语拼音:
- [zuǒ yòu wéi nán]
- 成语解释:
- 无论怎么办都有困难。指处于某一困境中;不易做出决定。
- 成语出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太太听了,自然是左右为难;但事到其间,实在无法。”
-
6
千载难逢
- 成语拼音:
- [qiān zǎi nán féng]
- 成语解释:
- 载:年;逢:遇到。一千年也遇不到。形容极难得到的机会。
- 成语出处:
- 南朝 齐 孔琇之《南齐书 临终上表》:“臣以凡庸,谬徼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
-
7
罄竹难书
- 成语拼音:
- [qìng zhú nán shū]
- 成语解释: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
8
寸步难行
- 成语拼音:
- [cùn bù nán xíng]
- 成语解释:
-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离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艰难;连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无力摆脱。也作“寸步难移”、“寸步不移”。
- 成语出处:
- 元 白仁甫《东墙记》:“听了他凄凉惨切,好教我寸步难行。”
-
9
一言难尽
- 成语拼音:
- [ān jū lè yè]
- 成语解释:
-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
10
难以启齿
- 成语拼音:
- [nán yǐ qǐ chǐ]
- 成语解释:
- 启齿:开口。话很难说出口
- 成语出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
11
骑虎难下
- 成语拼音:
- [qí hǔ nán xià]
- 成语解释:
-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 成语出处:
- 《明史 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
12
在劫难逃
- 成语拼音:
- [zài jié nán táo]
- 成语解释:
- 劫:劫数。佛教指大灾难。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
13
知难而进
- 成语拼音:
- [zhī nán ér jìn]
- 成语解释:
- 指不怕困难;敢于迎着困难上。
- 成语出处:
- 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
14
难舍难分
- 成语拼音:
- [nán shě nán fēn]
- 成语解释: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成语出处:
- 老舍《老张的哲学》:“这样难舍难分的洒泪而别。”
-
15
寸金难买寸光阴
- 成语拼音:
- [cùn jīn nán mǎi cùn guāng yīn]
- 成语解释:
- 光阴:时间。形容时间的可贵,应该十分珍惜
- 成语出处:
- 《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
16
多难兴邦
- 成语拼音:
- [duō nàn xīng bāng]
- 成语解释:
-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 成语出处:
-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
17
难得糊涂
- 成语拼音:
- [nán dé hú tú]
- 成语解释:
-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 成语出处:
-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
18
独木难支
- 成语拼音:
- [dú mù nán zhī]
- 成语解释:
- 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将要倒塌的大房子。比喻单薄的力量无法维持全局。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拉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
19
毁家纾难
- 成语拼音:
- [huǐ jiā shū nàn]
- 成语解释:
- 毁:毁坏;纾:缓和;解除。指捐献家产以帮助国家减轻危难。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
20
有口难言
- 成语拼音:
- [yǒu kǒu nán yán]
- 成语解释:
- 言:说。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不便或不敢说出来。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醉醒者》诗:“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 难的成语,带难字的成语,包含难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