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难字的成语 (73个)

1

难以为情

成语拼音:
[nán yǐ wéi qíng]
成语解释:
情面上过不去。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前日是并起并坐,今日是‘大人、卑职’,未免叫不出口,难以为情。”
2

难言兰臭

成语拼音:
[nán yán lán xiù]
成语解释:
难言:谈不上;臭:味;兰臭:像兰花一样的香味。指气味相投的朋友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

难以逆料

成语拼音:
[nán yǐ nì liào]
成语解释:
逆:预先;料:料想。很难事先料到
成语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此,难可逆料。”
4

难于启齿

成语拼音:
[nán yǐ qǐ chǐ]
成语解释:
启齿:开口。话很难说出口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2回:“欲告庆父,而难于启齿,乃于门外号啕大哭。”
5

难兄难弟

成语拼音:
[nán xiōng nán dì]
成语解释:
难:患难。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才德相当;难分高下。现多反其义而用之;指二人同样坏。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6

难伸之隐

成语拼音:
[nán shēn zhī yǐn]
成语解释:
隐:隐衷,隐情。隐藏在内心深处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姑娘也就难免有难伸之隐。”
7

难上加难

成语拼音:
[nán shàng jiā nán]
成语解释: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有上条陈一事,竟是难上加难。”
8

难舍难离

成语拼音:
[nán shě nán lí]
成语解释:
形容相互感情很深,不忍分离
成语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一章:“娘儿两个难舍难离地依偎着走出门口,沿着村旁小道朝西南走。”
9

难如登天

成语拼音:
[nán rú dēng tiān]
成语解释:
形容难办的事
成语出处:
10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成语拼音:
[ní pú sà guò jiāng,zì shēn nán bǎo]
成语解释: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
11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成语拼音:
[ní pú sà luò shuǐ,zì shēn nán bǎo]
成语解释: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
12

难能可贵

成语拼音:
[nán néng kě guì]
成语解释:
难能:很难做到;可贵:值得宝贵。本来难做到的事竟然做到了;这是很可贵的。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13

难鸣孤掌

成语拼音:
[nán míng gū zhǎng]
成语解释:
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成语出处: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守正不阿之臣,思兴利除害,奈随声附和者,讥不识时,则一薛居洲难鸣孤掌。”
14

难进易退

成语拼音:
[nan jin yi tui]
成语解释:
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虑,去官时唯恐不速。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15

难解之谜

成语拼音:
[nán jiě zhī mí]
成语解释:
难以捉摸的事物,尤指微妙、难以理解或不易觉察、不易探索的事物
成语出处:
16

难解难分

成语拼音:
[nán jiě nán fēn]
成语解释:
双方争斗激烈;难以分开;也指双方关系密切;难以分开。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正在难解难分,忽听东边山上,犹如千军万马之声。”
17

难乎其难

成语拼音:
[nán hū qí nán]
成语解释:
非常困难。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5回:“但一说到办法,就是难乎其难。”
18

难乎为继

成语拼音:
[nán hū wéi jì]
成语解释:
难于继续下去。
成语出处:
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 汉元帝三》:“赵充国持重以破羌,功莫盛矣!二十余年而羌人复反,吾故曰:难乎为继也。”
19

难乎为情

成语拼音:
[nán hū wéi qíng]
成语解释:
见“难以为情”。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斯时也,伤春者有难乎为情之怨,寻胜者作无可奈何之歌。”
20

难更仆数

成语拼音:
[nán gēng pú shǔ]
成语解释: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 难的成语,带难字的成语,包含难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