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顾字的成语 (73个)
-
1
相顾失色
- 成语拼音:
- [xiāng gù shī sè]
- 成语解释:
- 相互看视而面部变色。形容几个人一起做惊恐状。
- 成语出处:
- 《旧五代史·周书·段希尧传》:“使于吴越,及乘舟泛海,风涛暴起,楫师仆从,皆相顾失色。”
-
2
行不顾言
- 成语拼音:
- [xíng bù gù yán]
- 成语解释: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
3
无所顾惮
- 成语拼音:
- [wú suǒ gù dàn]
- 成语解释:
- 见“无所顾忌”。
- 成语出处:
- 《周书·宣帝纪》:“唯自尊崇,无所顾惮;国典朝仪,率情变改。”
-
4
无所顾忌
- 成语拼音:
- [wǔ suǒ gù jì]
- 成语解释:
- 顾忌:因有顾虑而不敢说或做。没有什么顾虑。
- 成语出处:
- 《魏书 张彝传》:“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
5
首尾不顾
- 成语拼音:
- [shǒu wěi bù gù]
- 成语解释:
- 成语出处:
-
6
三顾草庐
- 成语拼音:
- [sān gù cǎo lú]
- 成语解释:
- 见“草庐三顾”。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回目:“刘玄德三顾草庐。”
-
7
识大体,顾大局
- 成语拼音:
- [shí dà tǐ,gù dà jú]
- 成语解释:
- 认识到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照顾全局利益
- 成语出处:
- 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会议上的讲话》:“不论工人也好,农民也好,知识分子也好,爱国民主人士也好,都是识大体、顾大局的,都是相信跟着党走是对的。”
-
8
前瞻后顾
- 成语拼音:
- [qián zhān hòu gù]
- 成语解释: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成语出处: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
9
劬劳顾复
- 成语拼音:
- [qú láo gù fù]
- 成语解释:
- 劬劳:劳累,操劳。顾复:照顾抚育。《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
- 成语出处:
- 《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
-
10
彷徨四顾
- 成语拼音:
- [páng huáng sì gù]
- 成语解释:
- 彷徨:徘徊,游移不定。游移不定,四处观望。形容犹豫不决的神情
- 成语出处:
- 宋·陈亮《酌古论四·崔浩》:“数日之间,众未及聚,谋未及生,彷徨四顾,而莫知所以为御。”
-
11
内顾之忧
- 成语拼音:
- [nèi gù zhī yōu]
- 成语解释:
- 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成语出处:
- 晋·左思《咏史》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
12
埋头顾影
- 成语拼音:
- [mái tóu gù yǐng]
- 成语解释:
- 形容矫饰者暗中窥察外界的反应。
- 成语出处:
- 明·李贽《答邓明府》:“非与世之局琐取容,埋头顾影。”
-
13
茅庐三顾
- 成语拼音:
- [máo lú sān gù]
- 成语解释:
- 见“草庐三顾”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
14
临危不顾
- 成语拼音:
- [lín wēi bù gù]
- 成语解释:
- 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 魏志 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
15
临难不顾
- 成语拼音:
- [lín nàn bù gù]
- 成语解释:
- 临:遇到;难:危难;顾:顾惜。遇到危难的时候,并不顾惜自己。形容没有私心,十分英勇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齐王房传》:“扬六军之大势,安城守之惧心,临难而不顾,毕志传命。”
-
16
狼顾鸢视
- 成语拼音:
- [láng gù yuān shì]
- 成语解释:
- 如狼鹰视物。形容凶狠而贪婪。
- 成语出处:
- 明·方孝孺《周官》一:“六七百年之间,强诸侯狼顾鸢视者莫敢先发陵上之言,必至于周礼尽废而后肆,道之化民也。”
-
17
狼顾虎视
- 成语拼音:
- [láng gù hǔ shì]
- 成语解释:
-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是岁卒”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
-
18
狼顾狐疑
- 成语拼音:
- [láng gù hú yí]
- 成语解释:
- 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 成语出处:
- 孙中山《布告全国同胞书》:“行事或虎头鼠尾,而存心复狼顾狐疑。”
-
19
狼顾麇惊
- 成语拼音:
- [láng gù jūn jīng]
- 成语解释:
- 狼顾: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比喻后顾之忧;麇:獐子。比喻惊恐万状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岑文本传》:“大王诚纵兵剽系,恐江岭以南,向化心沮,狼顾麇惊。”
-
20
狼顾鸱跱
- 成语拼音:
- [láng gù chī yín]
- 成语解释:
- 如狼凶视,如鸱峙立。比喻凶暴者伺机欲动。
- 成语出处:
- 《北史·魏纪一论》:“明元承运之初,属廓定之始,于时狼顾鸱跱,犹有窥觎,加以天赐之末,内难尤甚。”
* 顾的成语,带顾字的成语,包含顾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