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魄字的成语 (73个)
-
1
失魂落魄
- 成语拼音:
- [shī hún luò pò]
- 成语解释:
-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
2
惊心动魄
- 成语拼音:
- [jīng xīn dòng pò]
- 成语解释: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成语出处: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3
三魂七魄
- 成语拼音:
- [sān hún qī pò]
- 成语解释:
-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 成语出处:
- 《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
4
招魂续魄
- 成语拼音:
- [zhāo hún xù pò]
- 成语解释:
- 指魂魄不失散。比喻悼念死者
- 成语出处:
- 明·宋濂《桃花涧修楔诗序》:“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文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拔除不祥。”
-
5
追魂摄魄
- 成语拼音:
- [zhuī hún shè pò]
- 成语解释:
- 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
- 成语出处:
-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活阎罗阮小七:地下阎罗,追魂摄魄。”
-
6
追魂夺魄
- 成语拼音:
- [zhuī hún duó pò]
- 成语解释:
- 见“追魂摄魄”。
- 成语出处:
- 明·郭勋《英烈传》第五十二回:“文忠凛然端坐,价前如狼如虎的将官,排列两行,就如追魂夺魄的一般,甚是畏惧。”
-
7
遗魂亡魄
- 成语拼音:
- [yí hún wáng pò]
- 成语解释:
- 谓抛弃思虑,停止精神活动。
- 成语出处:
-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大成若缺》:“遗魂亡魄,休精息神。”
-
8
销魂夺魄
- 成语拼音:
- [xiāo hún duó pò]
- 成语解释:
- 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 成语出处: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
9
销魂荡魄
- 成语拼音:
- [xiāo hún dàng pò]
- 成语解释:
- 见“销魂夺魄”。
- 成语出处: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这都是风俗奢靡,处处使人销魂荡魄。”
-
10
亡魂失魄
- 成语拼音:
- [wáng hún shī hún]
- 成语解释: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
11
亡魂丧魄
- 成语拼音:
- [wáng hún sàng pò]
- 成语解释:
- 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 成语出处:
- 《孤本元明杂居 打董达》第二折:“哥哥你宽肺腑,休间阻,我教他亡魂丧魄,认个贤。”
-
12
天夺之魄
- 成语拼音:
- [tiān duó zhī pò]
- 成语解释:
- 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 成语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晋书·温峤传》:“天夺其魄,死期将至。”
-
13
天夺其魄
- 成语拼音:
- [tiān duó qí pò]
- 成语解释:
- 见“天夺之魄”。
- 成语出处:
- 宋·沈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大谬而谋拙,曰天夺其魄。”
-
14
失神丧魄
- 成语拼音:
- [shī shén sàng pò]
- 成语解释:
- 失:丧失;魄:人的精神灵气。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之极
- 成语出处:
- 茅盾《虹》:“怎么我近来变了呀!这样失神丧魄,没有一点精密的计算?”
-
15
神逝魄夺
- 成语拼音:
- [shén shì pò duó]
- 成语解释:
- 犹言魂飞魄散。
- 成语出处:
- 明·刘基《郁离子·牧豭》:“客嵁不能立,俯而埣,伏而不敢仰视,神逝魄夺如死。”
-
16
摄魄钩魂
- 成语拼音:
- [shè pò gōu hún]
- 成语解释:
- 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 成语出处:
- 明·朱权《冲漠人》第二折:“你三个自今日,当远离,再休要咏月吟风,摄魄钩魂,把人狐魅。”
-
17
丧魂失魄
- 成语拼音:
- [sàng hún shī pò]
- 成语解释:
- 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 成语出处:
- 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
-
18
失魂丧魄
- 成语拼音:
- [shī hún sàng pò]
- 成语解释:
-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 成语出处:
- 元 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
19
丧魂落魄
- 成语拼音:
- [sàng hún luò pò]
- 成语解释:
- 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管桦《惩罚》:“鬼子山本踉跄了一下,岔开两腿,丧魂落魄地瞥了一眼从死尸堆里露出半个脸的川岛。”
-
20
失魂荡魄
- 成语拼音:
- [shī hún dàng pò]
- 成语解释:
- 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 成语出处: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严蕊]乃是个绝色的女子。一应琴、棋、书、画、歌舞、管弦之类,无所不通……所以人见了的,没一个不失魂荡魄在他身上。”
* 魄的成语,带魄字的成语,包含魄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