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鼠字的成语 (73个)
-
1
鼠窜蜂逝
- 成语拼音:
- [shǔ cuàn fēng shì]
- 成语解释:
- 形容纷纷跑散。
- 成语出处:
- 元·曹居一《李伯渊奇节传》:“乃大呼曰:‘所诛者此逆贼耳,他人无与焉。’稍稍鼠窜蜂逝,贴如也。”
-
2
鼠窜狗盗
- 成语拼音:
- [shǔ cuàn gǒu dào]
- 成语解释:
-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 成语出处:
- 《隋书·高祖纪》:“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窜狗盗。”
-
3
鼠臂虮肝
- 成语拼音:
- [shǔ bì jǐ gān]
- 成语解释:
- 犹言鼠肝虫臂。谓或为鼠臂或为虮肝,指人世变化无常。
- 成语出处:
- 清·钱谦益《仙坛唱和诗》:“生尝畏世谙谈虎,术不逢时学豢龙。鼠臂虮肝更何有,从今一一听天工。”
-
4
人鼠之叹
- 成语拼音:
- [rén shǔ zhī tàn]
- 成语解释:
- 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悬殊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
5
雀鼠之争
- 成语拼音:
- [què shǔ zhī zhēng]
- 成语解释:
- 指强暴侵凌引起的争讼。
- 成语出处:
- 《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
6
穷鼠啮狸
- 成语拼音:
- [qióng shǔ niè lí]
- 成语解释:
- 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 成语出处:
- 汉 桓宽《盐铁论 诏圣》:“死不再生,穷鼠啮狸。”
-
7
器鼠难投
- 成语拼音:
- [qì shǔ nán tóu]
- 成语解释:
- 器:用具。躲在器物旁边的老鼠难以捕捉。比喻坏人有了庇护就难以惩治
- 成语出处:
- 明·郑若庸《玉玦记·投贤》:“君言且英雠,他辙鱼方困,器鼠难投,小哥不要反了面。”
-
8
雀角鼠牙
- 成语拼音:
- [què jiǎo shǔ yá]
- 成语解释:
- 雀、鼠:比喻强暴者。原指强逼女子成婚而引起的争讼。后泛指狱讼,争吵。
- 成语出处:
- 《诗经 召南 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
9
捧头鼠窜
- 成语拼音:
- [pěng tóu shǔ cuàn]
- 成语解释:
- 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 成语出处:
- 《汉书 蒯通传》:“常山王奉(捧)头鼠窜,以归汉王。”
-
10
鸟惊鼠窜
- 成语拼音:
- [niǎo jīng shǔ cuàn]
- 成语解释:
- 见“鸟骇鼠窜”。
- 成语出处:
- 《明史·艾万年传》:“贼衣食易尽,生理一绝,鸟惊鼠窜。”
-
11
鸟骇鼠窜
- 成语拼音:
- [niǎo hài shǔ cuàn]
- 成语解释:
- 形容惊恐逃窜。
- 成语出处:
- 宋·曾巩《救灾议》:“彼知己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以扞游缴之吏。”
-
12
马捉老鼠
- 成语拼音:
- [mǎ zhuō lǎo shǔ]
- 成语解释:
- 比喻瞎忙乱
- 成语出处:
-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马捉老鼠》:“方言‘马捉老鼠’,盖讥人粗撞不了事也。”
-
13
庙垣之鼠
- 成语拼音:
- [miào yuán zhī shǔ]
- 成语解释:
- 庙:王宫的前殿;垣:矮墙。宫墙里的老鼠。比喻帝王身边得势的小人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魏元忠传》:“君侧之人,众所畏惧,所谓鹰头之蝇,庙垣之鼠者也。”
-
14
貊乡鼠壤
- 成语拼音:
- [mò xiāng shǔ rǎng]
- 成语解释:
- 见“貊乡鼠攘”。
- 成语出处:
-
15
貊乡鼠攘
- 成语拼音:
- [mò xiāng shǔ rǎng]
- 成语解释:
- 旧谓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 成语出处:
- 清·龚自珍《自序》:“今之世,有穷陬荒滨,貊乡鼠攘。”
-
16
猫鼠同处
- 成语拼音:
- [māo shǔ tóng chǔ]
- 成语解释:
- 见“猫鼠同眠”。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
17
猫鼠同眠
- 成语拼音:
- [māo shǔ tóng mián]
- 成语解释:
-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 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
18
猫鼠同乳
- 成语拼音:
- [māo shǔ tóng rǔ]
- 成语解释:
- 见“猫鼠同眠”。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五行志一》:“天宝元年十月,魏郡猫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处。”
-
19
猫哭老鼠
- 成语拼音:
- [māo kū lǎo shǔ]
- 成语解释:
- 比喻假慈悲
- 成语出处:
- 《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
20
目光如鼠
- 成语拼音:
- [mù guāng rú shǔ]
- 成语解释:
- 形容人眼神奸滑。
- 成语出处:
- 鲁迅《两地书 致许广平112》:“虽然他的目光如鼠,各处乱翻,我有时也有些觉得讨厌。”
* 鼠的成语,带鼠字的成语,包含鼠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