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龙字的成语 (73个)

1

画龙点睛

成语拼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
成语解释: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成语出处: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2

笔走龙蛇

成语拼音:
[bǐ zǒu lóng shé]
成语解释: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成语出处:
唐 李白《草书歌行》:“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3

跑龙套

成语拼音:
[pǎo lóng tào]
成语解释:
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成语出处:
巴金《关于》:“我像一个平庸的演员,跑了十几年的龙套,戏装脱掉,我应当成为自己了。”
4

叶公好龙

成语拼音:
[yè gōng hào lóng]
成语解释: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5

车水马龙

成语拼音:
[chē shuǐ mǎ lóng]
成语解释: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6

龙飞凤舞

成语拼音:
[lóng fēi fèng wǔ]
成语解释: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7

老态龙钟

成语拼音:
[lǎo tài lóng zhōng]
成语解释:
老态:老年人的体态;龙钟:行动不灵活。形容年老体衰;动作迟缓。
成语出处:
宋 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8

来龙去脉

成语拼音:
[lái lóng qù mài]
成语解释:
来龙:龙头之所在。过去看风水的人把山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比喻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成语出处:
明 吾丘瑞《运壁记 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
9

龙腾虎跃

成语拼音:
[lóng téng hǔ yuè]
成语解释: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成语出处: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10

望子成龙

成语拼音:
[wàng zǐ chéng lóng]
成语解释: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成语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11

群龙无首

成语拼音:
[qún lóng wú shǒu]
成语解释: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成语出处: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12

生龙活虎

成语拼音:
[shēng lóng huó hǔ]
成语解释: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13

龙凤呈祥

成语拼音: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
成语解释:
指吉庆之事。
成语出处:
汉 孔鲋《孔丛子 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14

龙马精神

成语拼音:
[lóng mǎ jīng shén]
成语解释:
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成语出处:
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15

龙争虎斗

成语拼音:
[lóng zhēng hǔ dòu]
成语解释: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16

摆龙门阵

成语拼音:
[bǎi lóng mén zhèn]
成语解释:
闲谈,聊天,讲故事
成语出处: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上茶馆,‘摆龙门阵’,是这里的风尚。”
17

藏龙卧虎

成语拼音:
[cáng lóng wò hǔ]
成语解释: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成语出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18

亢龙有悔

成语拼音:
[kàng lóng yǒu huǐ]
成语解释:
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
成语出处:
《周易 乾》:“上九,亢龙有悔。”
19

乘龙快婿

成语拼音:
[chéng lóng kuài xù]
成语解释:
乘龙: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称誉别人的女婿。
成语出处:
晋 张方《楚国先贤传》:“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20

龙生九子

成语拼音:
[lóng shēng jiǔ zǐ]
成语解释:
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成语出处:
明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龙生九子》:“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 龙的成语,带龙字的成语,包含龙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