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地字的成语 (73个)
-
1
不毛之地
- 成语拼音:
- [bù máo zhī dì]
- 成语解释:
-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 成语出处:
-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
2
因地制宜
- 成语拼音:
- [yīn dì zhì yí]
- 成语解释:
- 因:随顺;制:制定;规定;宜:适当;合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
- 成语出处: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
3
无地自容
- 成语拼音:
- [wú dì zì róng]
- 成语解释:
- 容:容纳;容身。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 成语出处:
- 《敦煌变文集 降魔变文》:“外道无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
4
此地无银三百两
- 成语拼音:
-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 成语解释:
- 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因手法拙劣;反而彻底暴露。
- 成语出处:
- 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
5
惊天动地
- 成语拼音:
- [jīng tān dòng dì]
- 成语解释:
-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 成语出处:
-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
6
冰天雪地
- 成语拼音:
- [bīng tiān xuě dì]
- 成语解释:
-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 成语出处:
- 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
7
山崩地裂
- 成语拼音:
- [shān bēng dì liè]
- 成语解释:
- 山崩塌;地开裂。多为地震所引起。原用来指灾难性的巨大事变。后比喻声势之大;变化剧然。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
8
开天辟地
- 成语拼音:
- [kāi tiān pì dì]
- 成语解释:
- 辟:开辟。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
- 成语出处:
- 《隋书 音乐志中》:“开天辟地,峻岳夷海。”
-
9
顶天立地
- 成语拼音:
- [dǐng tiān lì dì]
- 成语解释:
-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 成语出处: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
10
上天入地
- 成语拼音:
- [shàng tiān rù dì]
- 成语解释:
- ①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②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 成语出处:
-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
11
脚踏实地
- 成语拼音:
- [jiǎo tà shí dì]
- 成语解释:
-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 成语出处: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12
如履平地
- 成语拼音:
- [rú lǚ píng dì]
- 成语解释:
- 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 成语出处:
- 唐 裴铏《周邯》:“因夷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
13
天寒地冻
- 成语拼音:
- [tiān hán dì dòng]
- 成语解释:
- 天气非常寒冷;大地到处结冰。
- 成语出处:
- 宋 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
14
地久天长
- 成语拼音:
- [dì jiǔ tiān cháng]
- 成语解释:
- 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
- 成语出处:
-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15
天经地义
- 成语拼音:
- [tiān jīng dì yì]
- 成语解释: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16
天罗地网
- 成语拼音:
- [tiān luó dì wǎng]
- 成语解释:
- 天空和地面所张设的罗网。比喻严密的包围圈。多指对敌人、逃犯的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
17
死心塌地
- 成语拼音:
- [sǐ xīn tā dì]
- 成语解释:
- 死心:不变心;塌地:指心里塌实。原指心里塌实;不再做别的打算。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或心甘情愿。
- 成语出处:
- 元 乔孟符《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
18
出人头地
- 成语拼音:
- [chū rén tóu dì]
- 成语解释:
- 原意是让这个人高出一头。后形容超过一般人或高人一等。
- 成语出处:
- 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
19
天造地设
- 成语拼音:
- [tiān zào dì shè]
- 成语解释:
- 天建造的;地设置的。指自然的造就和安排。赞美事物自然形成;不用加工就十分完美。天地:指自然;造:制作;设:安排。
- 成语出处:
- 唐 田颖《问道堂后园记》:“回思向所辟诸境,几若天造地设。”
-
20
一席之地
- 成语拼音:
- [yī xí zhī dì]
- 成语解释:
- 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 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 地的成语,带地字的成语,包含地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