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纳字的成语 (73个)
-
1
藏污纳垢
- 成语拼音:
- [cáng wū nà gòu]
- 成语解释:
-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 成语出处:
- 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
2
海纳百川
- 成语拼音:
- [hǎi nà bǎi chuān]
- 成语解释:
-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 成语出处:
-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
3
凿楹纳书
- 成语拼音:
- [záo yíng nà shū]
- 成语解释:
- 谓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 成语出处:
- 《晏子春秋·杂下三十》:“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
-
4
招降纳叛
- 成语拼音:
- [zhāo xiáng nà pàn]
- 成语解释:
- 指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现多用来形容网罗坏人;扩充力量;结党营私。
- 成语出处:
- 《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 与卓珂月》:“辄欲奏记自通,已又念近日时刻中诸君子,所记载文籍,不啻招降纳叛,而世之附名其中者,虽不尽弭耳乞盟,然意已近之。”
-
5
招贤纳士
- 成语拼音:
- [zhāo xián nà shì]
- 成语解释:
-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
6
招降纳顺
- 成语拼音:
- [zhāo xiáng nà shùn]
- 成语解释:
- 招:招引;纳:接纳;顺:归顺。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
-
7
招降纳附
- 成语拼音:
- [zhāo xiáng nà fù]
- 成语解释:
- 招:招引;纳:接纳;附:归附。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 成语出处:
- 《元史·来阿八赤传》:“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纳附,勿纵士卒侵掠。”
-
8
招降纳款
- 成语拼音:
- [zhāo xiáng nà kuǎn]
- 成语解释:
- 招:招引;纳:接纳;款:投诚。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 成语出处:
-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明道》:“岂非招降纳款,开之以自新乎!”
-
9
招亡纳叛
- 成语拼音:
- [zhāo wáng nà pàn]
- 成语解释:
- 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 成语出处: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
10
招权纳贿
- 成语拼音:
- [zhāo quán nà huì]
- 成语解释:
- 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抓权力,受贿赂。
- 成语出处:
- 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臣寮雷孝友上言》:“遂招权纳贿,其门如市。”
-
11
招权纳赂
- 成语拼音:
- [zhāo quán nà lù]
- 成语解释:
- 见“招权纳贿”。
- 成语出处:
- 《元史·朴不花传》:“不花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骎骎有赵高、张让、田令孜之风。”
-
12
招权纳赇
- 成语拼音:
- [zhāo quán nà qiú]
- 成语解释:
- 见“招权纳贿”。
- 成语出处:
- 《明史·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
-
13
招门纳婿
- 成语拼音:
- [zhāo mén nà xù]
- 成语解释:
- 招门:招进门。旧时男子家贫,女家无子,招以为婿
- 成语出处:
- 老舍《骆驼祥子》:“刘老头儿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
-
14
整冠纳履
- 成语拼音:
- [zhěng guàn nà lǚ]
- 成语解释:
-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成语出处:
-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15
正冠纳履
- 成语拼音:
- [zhèng guàn nà lǚ]
- 成语解释:
-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成语出处:
- 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展之嫌,终始不蹈。”
-
16
招财纳福
- 成语拼音:
- [zhāo cái nà fú]
- 成语解释:
- 纳:享受。发财享福
- 成语出处:
- 伊索《伊索寓言·赫耳墨斯的雕像》:“他看见自己的像,心想自己是个掌管招财纳福的天使,人们一定要出高价来买,就问值多少钱。”
-
17
养贤纳士
- 成语拼音:
- [yǎng xián nà shì]
- 成语解释:
- 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 成语出处:
-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养贤纳士,修德治民。”
-
18
言从计纳
- 成语拼音:
- [yán cóng jì nà]
- 成语解释:
- 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 成语出处:
- 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言从计纳。”
-
19
吐故纳新
- 成语拼音:
- [tǔ gù nà xīn]
- 成语解释:
- 原指人体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后比喻扬弃旧的;吸进新的;不断更新。故:旧的;纳:吸入。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
20
深文周纳
- 成语拼音:
- [shēn wén zhōu nà]
- 成语解释:
-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把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给人硬加罪名。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
* 纳的成语,带纳字的成语,包含纳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