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字的成语 (73个)
-
1
时过境迁
- 成语拼音:
- [shí guò jìng qiān]
- 成语解释:
- 迁:变化。时间一过去;境况就会发生变化。
- 成语出处:
- 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
2
得过且过
- 成语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成语解释:
-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 成语出处:
- 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
3
过犹不及
- 成语拼音:
- [guò yóu bù jí]
- 成语解释:
-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4
八仙过海
- 成语拼音:
- [bā xiān guò hǎi]
- 成语解释:
-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 成语出处:
- 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
5
白驹过隙
- 成语拼音:
- [bái jū guò xì]
- 成语解释:
- 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6
大喜过望
- 成语拼音:
- [dà xǐ guò wàng]
- 成语解释:
- 望:希望。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
7
瞒天过海
- 成语拼音:
- [mán tiān guò hǎi]
- 成语解释:
- 瞒住上天;偷渡大海。形容采取谎言和伪装蒙蔽别人以达到目的的欺骗行为。
- 成语出处:
- 明 阮大铖《燕子笺 购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
-
8
过河拆桥
- 成语拼音:
- [guò hé chāi qiáo]
- 成语解释:
- 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 成语出处:
-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
9
擦肩而过
- 成语拼音:
- [cā jiān ér guò]
- 成语解释: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
10
文过饰非
- 成语拼音:
- [wén guò shì fēi]
- 成语解释:
-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文、饰:掩饰;过、非:过失、错误。
- 成语出处:
- 唐 刘知幾《史通 惑经》:“期则圣人设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称非以委屈。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是而已哉!”
-
11
过眼云烟
- 成语拼音:
- [guò yǎn yún yān]
- 成语解释:
-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
12
矫枉过正
- 成语拼音: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 成语解释:
- 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弯向另一方。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
13
过五关斩六将
- 成语拼音:
-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成语出处:
-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
14
事过境迁
- 成语拼音:
- [shì guò jìng qiān]
- 成语解释:
- 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境:情况;迁:变动。
- 成语出处:
- 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
15
过河卒子
- 成语拼音:
- [guò hé zú zǐ]
- 成语解释:
- 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 成语出处:
- 张友鸾《秦淮粉墨图》第62回:“这是‘做了过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时候呀!”
-
16
招摇过市
- 成语拼音:
- [zhāo yáo guò shì]
- 成语解释:
- 大摇大摆地走过大街。比喻故意在人多热闹的地方显示声势;惹人注意。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
17
自新改过
- 成语拼音:
- [zì xīn gǎi guò]
- 成语解释:
- 自新:自己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 成语出处:
-
18
枕席过师
- 成语拼音:
- [zhěn xí guò shī]
- 成语解释:
- 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
- 成语出处:
- 《汉书·赵充国传》:“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
-
19
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
- 成语拼音:
- [zài tā yán xià guò,bù gǎn bù dī tóu]
- 成语解释: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 成语出处:
-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老话头:不怕官,只怕管。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只得要将铜钱银子出去打点。”
-
20
朝过夕改
- 成语拼音:
- [zhāo guò xī gǎi]
- 成语解释:
- 形容改正错误快。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 过的成语,带过字的成语,包含过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