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开头的成语 (58个)
-
1
同业相仇
- 成语拼音:
- [tóng yè xiāng chóu]
- 成语解释:
-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 成语出处:
- 清·翟灏《通俗编·交际》:“同美相护,同业相仇。”
-
2
同仇敌忾
- 成语拼音:
- [tóng chóu dí kài]
- 成语解释:
-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 成语出处:
- 《诗经 秦风 无衣》:“与子同仇。”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
3
同仇敌慨
- 成语拼音:
- [tóng chóu dí kǎi]
- 成语解释:
- 见“同仇敌忾”。
- 成语出处: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慨的。”
-
4
同休共戚
- 成语拼音:
- [tóng xiū gòng qī]
- 成语解释:
- 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 成语出处:
- 《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
5
同休等戚
- 成语拼音:
- [tóng xiū děng qī]
- 成语解释:
- 见“同休共戚”。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
6
同出一辙
- 成语拼音:
- [tóng chū yī zhé]
- 成语解释:
- 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 成语出处:
-
7
同利相死
- 成语拼音:
- [tóng lì xiāng sǐ]
- 成语解释:
- 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 成语出处: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同利相死,同情相成。”
-
8
同力协契
- 成语拼音:
- [tóng lì xié qì]
- 成语解释:
- 犹言同心协力。
- 成语出处:
- 《南史·宋纪·武帝》:“同力协契,所在蜂起。”
-
9
同功一体
- 成语拼音:
- [tóng gōng yī tǐ]
- 成语解释:
-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布列传》:“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
-
10
同命运共呼吸
- 成语拼音:
- [tóng mìng yùn gòng hū xī]
- 成语解释:
- 形容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 成语出处:
-
11
同垂不朽
- 成语拼音:
- [tóng chuí bù xiǔ]
- 成语解释:
- 一同流传,永不磨灭。
- 成语出处:
- 《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烈士的纪念碑,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同垂不朽的。”
-
12
同堂兄弟
- 成语拼音:
- [tóng táng xiōng dì]
- 成语解释:
- 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 成语出处:
- 《北史 公孙表传》:“二公孙,同堂兄弟耳。”
-
13
同声一辞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yī cí]
- 成语解释:
- 犹言众口一辞。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成语出处:
- 清·陈确《死节论》:“何至使八百诸侯同声一辞,冠带之伦服膺新命!”
-
14
同声之应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zhī yìng]
- 成语解释:
- 应:应和。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朱自清《白采的诗——羸疾者的爱》:“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原谅他,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
-
15
同声共气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gòng qì]
- 成语解释:
- 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
- 成语出处:
- 清·李渔《蜃中楼·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声共气的也有,谁似我们两个德性、才华,不争分寸。”
-
16
同声同气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tóng qì]
- 成语解释:
- 见“同声共气”。
- 成语出处:
-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四回:“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代他干营,好来任这海关监督,这时同声同气,才好做事。”
-
17
同声相应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 成语解释: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18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tóng qì xiāng qiú]
- 成语解释:
-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
-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
19
同声相求
- 成语拼音:
- [tóng shēng xiāng qiú]
- 成语解释:
- 谓志趣相同者互相吸引、聚合。
- 成语出处:
- 唐·萧颖士《江有归舟》:“同声相求,尔后我先,安得而不问哉?”
-
20
同室操戈
- 成语拼音:
- [ān jū lè yè]
- 成语解释:
-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 成语出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 第一个字是同的成语,同字开头的成语,同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