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开头的成语 (58个)
-
1
同尘合污
- 成语拼音:
- [tóng chén hé wū]
- 成语解释:
-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 成语出处:
- 明·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
2
同工异曲
- 成语拼音:
- [tóng gōng yì qǔ]
- 成语解释:
-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进学讲》:“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
3
同年而校
- 成语拼音:
- [tóng nián ér xiào]
- 成语解释:
- 犹言相提并论。
- 成语出处:
- 章炳麟《文学说例》:“体若骈枝,语反简核;岂与夫苏轼陈亮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
-
4
同年而语
- 成语拼音:
- [tóng nián ér yǔ]
- 成语解释:
- 犹言相提并论。
- 成语出处:
-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5
同床共寝
- 成语拼音:
- [tóng chuáng gòng qǐn]
- 成语解释:
- 共同睡一张床。形容两人关系密切
- 成语出处: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1回:“殊不知我与罗郎虽同床共寝两月,而此身从未沾染,此心可对天日。”
-
6
同床共枕
- 成语拼音:
- [tóng chuáng gòng zhěn]
- 成语解释:
- 谓同床并头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 成语出处:
-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石郎附马传》:“我王若依小臣奏,休信同床共枕人。”
-
7
同床各梦
- 成语拼音:
- [tóng chuáng gè mè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 成语出处:
- 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
8
同床异梦
- 成语拼音: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 成语解释:
- 睡在一张床上;做着不同的梦。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 成语出处:
- 宋 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
9
同归于尽
- 成语拼音:
- [tóng guī yú jìn]
- 成语解释:
-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灭亡。
- 成语出处: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
10
同归殊涂
- 成语拼音:
- [tóng guī shū tú]
- 成语解释:
-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 成语出处:
-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11
同归殊途
- 成语拼音:
- [tóng guī shū tú]
- 成语解释:
-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12
同德一心
- 成语拼音:
- [tóng dé yī xīn]
- 成语解释:
-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 成语出处:
- 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为此说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则亦已矣。”
-
13
同德协力
- 成语拼音:
- [tóng dé xié lì]
- 成语解释:
-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 成语出处:
-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
-
14
同德同心
- 成语拼音:
- [tóng dé tóng xīn]
- 成语解释:
- 见“同心同德”。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马燧传》“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一回:“然君臣同德同心,于兹可见。”
-
15
同心一力
- 成语拼音:
- [tóng xīn yī lì]
- 成语解释:
- 同“同心协力”。
- 成语出处:
-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
16
同心一德
- 成语拼音:
- [tóng xīn yī dé]
- 成语解释:
- 同“同心同德”。
- 成语出处:
- 明·李东阳《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迹》:“君臣上下同心一德,则平居有所裨益,缓急有所倚仗。”
-
17
同心一意
- 成语拼音:
- [tóng xīn yī yì]
- 成语解释:
- 心志一致。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
18
同心僇力
- 成语拼音:
- [tóng xīn jié lì]
- 成语解释:
- 见“同心戮力”。
- 成语出处:
- 《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征天下兵,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
-
19
同心共济
- 成语拼音:
- [tóng xīn gòng jì]
- 成语解释:
- 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 成语出处:
- 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
-
20
同心共胆
- 成语拼音:
- [tóng xīn gòng dǎn]
- 成语解释:
- 亦作“同心合胆”。心志一致。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
* 第一个字是同的成语,同字开头的成语,同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