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开头的成语 (58个)

1

吐丝自缚

成语拼音:
[tǔ sī zì fù]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2

吐刚茹柔

成语拼音:
[tǔ gāng rú róu]
成语解释:
柔:软;刚:硬。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软。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3

吐哺捉发

成语拼音:
[tǔ bǔ zhuō fā]
成语解释:
见“吐哺握发”。
成语出处:
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4

吐哺握发

成语拼音:
[tǔ bǔ wò fà]
成语解释:
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成语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5

吐哺辍洗

成语拼音:
[tǔ bǔ chuò xǐ]
成语解释: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后世遂以“吐哺辍洗”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成语出处: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
6

吐属不凡

成语拼音:
[tǔ shǔ bù fán]
成语解释:
吐属:谈吐。形容谈吐出众,不同一般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开道阔达,吐属不凡。”
7

吐心吐胆

成语拼音:
[tǔ xīn tǔ dǎn]
成语解释:
同“吐肝露胆”。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刘季章书》:“日用之间,应事接物,直是判断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胆,亦只如此,更无回互。”
8

吐故纳新

成语拼音:
[tǔ gù nà xīn]
成语解释:
原指人体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后比喻扬弃旧的;吸进新的;不断更新。故:旧的;纳:吸入。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9

吐气扬眉

成语拼音:
[tǔ qì yáng méi]
成语解释: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成语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与之大夫》:“吐气扬眉,青云激励,却怜小友尚穷乏。”
10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成语拼音:
[tǔ zhū yú zé,shuí néng bù hán]
成语解释:
含:衔在嘴里。明珠出于水泽,则人人都会取来衔在嘴里。比喻君权旁落,则人人都要谋夺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峬传》:“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谕君之权柄外假,则毕竟取以为己利,犹出于泽中,谁能不含。”
11

吐肝露胆

成语拼音:
[tǔ gān lù dǎn]
成语解释:
喻赤诚相待,说出心里话。
成语出处:
明·李贽《复京中友朋》:“我既真切向道,彼决无有厌恶之理……决无不吐肝露胆与我共证明之意。”
12

吐胆倾心

成语拼音:
[tǔ dǎn qīng xīn]
成语解释: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成语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承信方敢吐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
13

吐食握发

成语拼音:
[tǔ shí wò fā]
成语解释:
同“吐哺握发”。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
* 第一个字是吐的成语,吐字开头的成语,吐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