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开头的成语 (58个)

1

无可无不可

成语拼音:
[wú kě wú bù kě]
成语解释: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2

无可比伦

成语拼音:
[wú kě bǐ lún]
成语解释:
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
唐·李翱《序》:“皇唐帝功,瑰特奇伟,前古无可比伦。”
3

无可比拟

成语拼音:
[wú kě bǐ nǐ]
成语解释:
比拟:相比。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江陵护国齐月禅师》:“穷外无方,穷内非里,应用万般,无可比拟。”
4

无可比象

成语拼音:
[wú kě bǐ xiàng]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可与譬比。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1卷:“焕彻如寒霜素雪之状,又似钟乳垂穗之形,五色备具,无可比象。”
5

无可置喙

成语拼音:
[wú kě zhì huì]
成语解释:
犹言没话可说。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则上下猜疑尽释,谗口无可置喙,身名俱泰,爵位永保,岂不善哉!”
6

无可置疑

成语拼音:
[wú kě zhì yí]
成语解释: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时某些地区已能制钢,无可置疑。”
7

无可置辩

成语拼音:
[wú kě zhì biàn]
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可争辨的。
成语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此譬至明,以诘形家,亦无可置辩。”
8

无可言状

成语拼音:
[wú kě yán zhuàng]
成语解释:
不可以用言语表达
成语出处:
9

无可讳言

成语拼音:
[wú kě huì yán]
成语解释:
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成语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步一步前进的现象却不能否认,而思想紊乱摇荡不定,也无可讳言。”
10

无可非议

成语拼音:
[wú kě fēi yì]
成语解释:
非议:批评指责。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何晏注引孔安国曰:“无所非议也。”
11

无可非难

成语拼音:
[wú kě fēi nàn]
成语解释:
无可指责
成语出处:
12

无名之师

成语拼音:
[wú míng zhī shī]
成语解释:
没有正当理由出征的军队。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窃为公俱之。”
13

无名之朴

成语拼音:
[wú míng zhī pǔ]
成语解释:
亦作“无名之璞”。①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14

无名之璞

成语拼音:
[wú míng zhī pú]
成语解释:
见“无名之朴”。
成语出处:
晋·傅玄《赠扶风马钧序》:“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
15

无名孽火

成语拼音:
[wú míng niè huǒ]
成语解释:
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
16

无名小卒

成语拼音:
[wú míng xiǎo zú]
成语解释:
卒: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指没有名气不受重视的小人物。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17

无名小辈

成语拼音:
[wú míng xiǎo bèi]
成语解释:
对平凡人物的蔑称。
成语出处:
《龙图耳象》第92回:“俺只道是蓝骁那厮,原来是个无名小辈!”
18

无名英雄

成语拼音:
[wú míng yīng xióng]
成语解释:
姓名不为世人所知的英雄人物。
成语出处: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
19

无后为大

成语拼音:
[wú hòu wéi dà]
成语解释:
后:后代。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0

无咎无誉

成语拼音:
[wú jiù wú yù]
成语解释:
咎:过失;誉:称扬、赞美。既没有错误,也没有功绩。比喻工作表现一般。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赵敬肃王刘彭祖传》:“问武始侯昌,曰:‘无咎无誉。’上曰:‘如是可矣。’”
* 第一个字是无的成语,无字开头的成语,无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