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开头的成语 (58个)

1

桃之夭夭

成语拼音:
[táo zhī yāo yāo]
成语解释:
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成语出处: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 大学》:“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2

桃僵李代

成语拼音:
[táo jiāng lǐ dài]
成语解释:
同“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
清·伤时子《苍鹰击·株连》:“伤心极,恁桃僵李代,渔网鸿罹。”
3

桃夭新妇

成语拼音:
[táo yāo xīn fù]
成语解释:
桃夭:比喻女性貌美。指年轻貌美的新娘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4

桃夭李艳

成语拼音:
[táo yāo lǐ yàn]
成语解释:
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成语出处:
唐·罗邺《东归》诗:“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5

桃夭柳媚

成语拼音:
[táo yāo liǔ mèi]
成语解释:
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成语出处:
三国·蜀·毛文锡《赞浦子》词:“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懒结芙蓉带,慵拖翡翠裙。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雨朝云。”
6

桃弧棘矢

成语拼音:
[táo hú jí shǐ]
成语解释:
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认为可辟邪。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灾。”
7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成语拼音: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
成语解释: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成语出处:
晋 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
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成语拼音:
[ān jū lè yè]
成语解释: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9

桃李之教

成语拼音:
[táo lǐ zhī jiào]
成语解释:
指老师的教诲。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
10

桃李之馈

成语拼音:
[táo lǐ zhī kuì]
成语解释: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成语出处: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1

桃李争妍

成语拼音:
[táo lǐ zhēng yán]
成语解释:
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成语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四时赏玩,各有风光;春赏燕游堂,桃李争妍。”
12

桃李争辉

成语拼音:
[táo lǐ zhēng huī]
成语解释:
桃花与李花竞媚比妍。形容春日景色美不胜收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
13

桃李成蹊

成语拼音:
[táo lǐ chéng qī]
成语解释: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成语出处:
金·元好问《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
14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成语拼音: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成语解释:
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成语出处:
宋 辛弃疾《一剪梅 独立苍茫醉不归》词:“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15

桃李春风

成语拼音:
[táo lǐ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成语出处:
宋·杨万里《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16

桃李满天下

成语拼音: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老师教的学生。
成语出处: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7

桃李精神

成语拼音:
[táo lǐ jīng shén]
成语解释:
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成语出处:
五代·和凝《和满子》词:“正是破瓜年口,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
18

桃李遍天下

成语拼音: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成语解释: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成语出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
19

桃李门墙

成语拼音:
[táo lǐ mén qiáng]
成语解释:
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唬煞。”
20

桃来李答

成语拼音:
[táo lái lǐ dá]
成语解释:
语本《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桃来李答”比喻互相酬赠。
成语出处:
语出《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第一个字是桃的成语,桃字开头的成语,桃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