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开头的成语 (58个)

1

盗亦有道

成语拼音:
[dào yì yǒu dào]
成语解释:
强盗也有强盗的一套道理;做强盗的人;有时也讲道义。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胠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
2

盗名暗世

成语拼音:
[dào míng àn shì]
成语解释: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成语出处:
《荀子·不苟》:“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
3

盗名欺世

成语拼音:
[dào míng qī shì]
成语解释:
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成语出处:
荀况《荀子 不苟》:“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4

盗嫂受金

成语拼音:
[dào sǎo shòu jīn]
成语解释: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成语出处:
《史记 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于是汉王疑之。
5

盗怨主人

成语拼音:
[dào yuàn zhǔ rén]
成语解释: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成语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6

盗憎主人

成语拼音:
[dào zēng zhǔ rén]
成语解释: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7

盗玉窃钩

成语拼音:
[dào yù qiè gōu]
成语解释:
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成语出处: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清吏条陈》:“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钩,何事尚不可为。”
8

盗跖之物

成语拼音:
[dào zhí zhī wù]
成语解释:
跖:人名,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代指坏人;物:物品。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9

盗钟掩耳

成语拼音:
[dào zhōng yǎn ěr]
成语解释: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10

盗铃掩耳

成语拼音:
[dào líng yǎn ěr]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成语出处:
清 伤时子《苍鹰击 戕藩》:“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卖国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
11

盗食致饱

成语拼音:
[dào shí zhì bǎo]
成语解释:
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成语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 第一个字是盗的成语,盗字开头的成语,盗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