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开头的成语 (58个)

1

茅塞顿开

成语拼音:
[máo sè dùn kāi]
成语解释: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2

茅室土阶

成语拼音:
[máo shì tǔ jiē]
成语解释:
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3

茅室蓬户

成语拼音:
[máo shì péng hù]
成语解释:
蓬:草名,也叫“飞蓬”。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
成语出处:
《宋书·孔淳传》:“茅室蓬户,庭草芜径,唯床上有数卷书。”
4

茅屋草舍

成语拼音:
[máo wū cǎo shě]
成语解释:
用茅草修建的房子。形容住宿条件简陋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4回:“茅屋草舍,掌柜的不要见笑。”
5

茅屋采椽

成语拼音:
[máo wū cǎi chuán]
成语解释:
指住宿简陋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6

茅庐三顾

成语拼音:
[máo lú sān gù]
成语解释:
见“草庐三顾”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7

茅茨不翦

成语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
成语解释:
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8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成语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cǎi chuán bù zhuó]
成语解释:
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覆盖屋顶,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9

茅茨土阶

成语拼音:
[máo cì tǔ jiē]
成语解释: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 第一个字是茅的成语,茅字开头的成语,茅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