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开头的成语 (58个)

1

藏之名山

成语拼音:
[cáng zhī míng shān]
成语解释: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鱼豢《魏略》:“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
2

藏器待时

成语拼音:
[cáng qì dài shí]
成语解释:
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3

藏垢纳污

成语拼音:
[cáng gòu nà wū]
成语解释: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4

藏头亢脑

成语拼音:
[cáng tóu kàng nǎo]
成语解释:
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成语出处:
《朱子语类辑略》卷七:“乡里诸贤文字,以为皆不免有藏头亢脑底意思,有学者来问,便当直说与之。”
5

藏头护尾

成语拼音:
[cáng tóu hù wěi]
成语解释:
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现指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成语出处:
汉·蔡邕《九势》:“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6

藏头漏影

成语拼音:
[cáng tóu lòu yǐng]
成语解释:
藏:隐藏。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影子。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成语出处:
元·佚名《鸳鸯被》:“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
7

藏头露尾

成语拼音:
[cáng tóu lù wěi]
成语解释:
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出来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闪闪;不肯把真实情况全暴露出来。也作“露尾藏头”。
成语出处: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8

藏巧于拙

成语拼音:
[cáng qiǎo yú zhuō]
成语解释:
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成语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9

藏弓烹狗

成语拼音:
[cáng gōng pēng gǒu]
成语解释: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成语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0

藏形匿影

成语拼音:
[cáng xíng nì yǐng]
成语解释: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成语出处: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11

藏怒宿怨

成语拼音:
[cáng nù sù yuàn]
成语解释:
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成语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12

藏污纳垢

成语拼音:
[cáng wū nà gòu]
成语解释: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
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13

藏诸名山

成语拼音:
[cáng zhū míng shān]
成语解释:
见“藏之名山”。
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14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成语拼音:
[cáng zh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成语解释:
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成语出处: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15

藏贼引盗

成语拼音:
[cáng zéi yǐn dào]
成语解释:
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其中夜静人稀,趁便藏贼引盗,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16

藏踪蹑迹

成语拼音:
[cáng zōng niè jī]
成语解释:
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17

藏锋敛锐

成语拼音:
[cáng fēng liǎn ruì]
成语解释: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成语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窃发》:“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
18

藏锋敛锷

成语拼音:
[cáng fēng liǎn è]
成语解释:
锷:剑刃。比喻人不露锋芒。《野叟曝言》一三回:“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
成语出处: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予独谓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锐,则刘有一日之长。若藏锋敛锷,出奇制胜,……则於虞有取焉。”
19

藏锋敛颖

成语拼音:
[cáng fēng liǎn yǐng]
成语解释:
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成语出处:
元 戴表元《送吴州判还番阳诗序》:“及乎藏锋敛颖,韬潜谨饬……洁身寡过,而求自免也。”
20

藏龙卧虎

成语拼音:
[cáng lóng wò hǔ]
成语解释: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成语出处: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第一个字是藏的成语,藏字开头的成语,藏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