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开头的成语 (58个)

1

虎不食儿

成语拼音:
[hǔ bù shí ér]
成语解释:
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成语出处:
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
2

虎体元斑

成语拼音:
[hǔ tǐ yuán bān]
成语解释:
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楔子:“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元斑将相孙。”
3

虎体原斑

成语拼音:
[hǔ tǐ yuán bān]
成语解释:
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雁门关》第二折:“花根本艳,虎体原斑。”
4

虎体熊腰

成语拼音:
[hǔ tǐ xióng yāo]
成语解释:
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5

虎体鹓斑

成语拼音:
[hǔ tǐ yuān bān]
成语解释:
虎体:像老虎勇猛的身体;鹓:古时像凤凰一样的鸟;斑:杂色花纹或斑点。比喻朝廷大官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鹓斑将相孙。”
6

虎兕出柙

成语拼音:
[hǔ sì chū xiá]
成语解释:
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7

虎党狐侪

成语拼音:
[hǔ dǎng hú chái]
成语解释: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成语出处:
明 康海《中山狼》第二折:“谁曾见这锦囊诗袋,却遮藏的虎党狐侪,只您这眉前眼后谁瞒过。道不的露尾藏头,怎撒乖,没处安排。”
8

虎入羊群

成语拼音:
[hǔ rù yáng qún]
成语解释:
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9

虎卧龙跳

成语拼音:
[hǔ wò lóng tiào]
成语解释: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10

虎变龙蒸

成语拼音:
[hǔ biàn lóng zhēng]
成语解释:
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成语出处:
明 汤显祖《紫钗记 节镇还朝》:“君侯膺归衮之期,贱子附迁莺着役。风期未远,存问非遥。虎变龙蒸,风云自爱。”
11

虎口余生

成语拼音:
[hǔ kǒu yú shēng]
成语解释:
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成语出处:
唐 刘长卿《按复后归睦州赠苗侍御》诗:“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12

虎口夺食

成语拼音:
[hǔ kǒu duó shí]
成语解释:
从老虎嘴里抢夺食物。比喻十分危险的事情或十分勇敢的行为
成语出处: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只要国内出产,全国人民不吃,虎口夺食也要给你弄来。”
13

虎口扳须

成语拼音:
[hǔ kǒu bá xū]
成语解释:
扳:拉。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成语出处: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55回:“郦老师纵是丽君,我也不敢往虎口扳须,龙头锯角。”
14

虎口拔牙

成语拼音:
[hǔ kǒu bá yá]
成语解释: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危险去做某一事情。
成语出处:
元 弦济《一山国师语录》:“苍龙头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15

虎口拔须

成语拼音:
[hǔ kǒu bá xū]
成语解释:
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成语出处: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一章:“于是就有一些专门拉纤的掮客,壮着胆子来找侦缉队长,想从虎口拔毛。”
16

虎口残生

成语拼音:
[hǔ kǒu cán shēng]
成语解释: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得生
成语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烦你们拜上小姐,说我铁中玉虎口残生,多蒙垂救,高谊已足千古。”
17

虎口逃生

成语拼音:
[hǔ kǒu táo shēng]
成语解释:
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也作“虎口余生”。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朱砂担滴水浮沤记》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腾腾再不消停。”
18

虎咽狼吞

成语拼音:
[hǔ yàn láng tūn]
成语解释:
咽:吞。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你看八戒放开食嗓,真个是虎咽狼吞,将一笑果菜之类,吃得罄尽。”
19

虎咽狼餐

成语拼音:
[hǔ yàn láng cān]
成语解释:
咽:吞。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耍孩儿·拘刷行院》:“虎咽狼餐胜似趁熟,酄得十分透。”
20

虎啸狼号

成语拼音:
[hǔ xiào láng háo]
成语解释:
啸:兽类的长吼声;号:大叫。比喻强暴者在掠夺时的叫嚣
成语出处:
清·南荃外史《叹老》:“你看那境内啊!弄潢池鼠偷狗盗;你看那境外啊!猎中原虎啸狼号。”
* 第一个字是虎的成语,虎字开头的成语,虎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