铢开头的成语 (58个)

1

铢两之奸

成语拼音:
[zhū liǎng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铢两:极轻微的分量。比喻极其轻微的事。指轻微的邪恶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广汉精于吏务,善为购距,铢两之奸,皆告之。”
2

铢两分寸

成语拼音:
[zhū liǎng fēn cùn]
成语解释:
指极少的数量。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
3

铢两悉称

成语拼音:
[zhū liǎng xī chèn]
成语解释:
形容两方面轻重相等;优劣相当(铢: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据说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
成语出处:
明 周晖《金陵琐事》:“梁同考坐吏书之左,去官三百余员,铢两悉称,士林服之,士林荣之,此皆破格之异命也。”
4

铢两相称

成语拼音:
[zhū liǎng xiāng chēng]
成语解释:
见“铢两悉称”。
成语出处:
茅盾《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铢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为‘四不像’。“
5

铢分毫析

成语拼音:
[zhū fēn háo xī]
成语解释:
谓细微地分析。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学问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
6

铢寸累积

成语拼音:
[zhū cùn lèi jī]
成语解释:
见“铢积寸累”。
成语出处:
清·汪琬《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翁削衣缩食,铢寸累积,以谋复故第。”
7

铢施两较

成语拼音:
[zhū shī liǎng jiào]
成语解释:
谓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形容非常吝啬。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答许廷植书》:“其赋于人也,铢施两较,不肯多与。”
8

铢积丝累

成语拼音:
[zhū jī sī lèi]
成语解释:
同“铢积寸累”。
成语出处:
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九:“当时漕司不量州军之力,一例均科,既有偏重之弊,于是郡县横敛,铢积丝累,江东、西之害尤甚。”
9

铢积寸累

成语拼音:
[zhū jī cùn lěi]
成语解释:
一铢一寸地积累起来。铢:古代重量单位;据说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天步所临,云蒸雷起。”
10

铢积锱累

成语拼音:
[zhū jī zī lèi]
成语解释:
同“铢积寸累”。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老儒故善治生……铢积锱累,得四十金。”
11

铢称寸量

成语拼音:
[zhū chēng cùn liàng]
成语解释:
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
成语出处:
明·唐顺之《与王龙溪郎中书》:“以尹之所乐者,尧舜之道也,而袛铢称寸量于一介取予之间。若硁硁小人然者,何也?”
12

铢累寸积

成语拼音:
[zhū lèi cùn jī]
成语解释:
见“铢积寸累”。
成语出处:
宋·朱 熹《朱子语类·朱子一 》:“扬某自十四五岁时,便觉得这物事是好底物事,心便爱了。某不敢自昧,实以铢累寸积而得之。”
13

铢量寸度

成语拼音:
[zhū liàng cùn dù]
成语解释:
同“铢称寸量”。
成语出处:
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八》:“铢量寸度,石丈必差,操券责偿,曷以见天地之大哉。”
14

铢铢校量

成语拼音:
[zhū zhū xiào liàng]
成语解释:
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不着此意,是岂能真忘之者哉!”
15

铢铢较量

成语拼音:
[zhū zhū jiào liàng]
成语解释:
谓极精细地计较衡量。
成语出处:
清·陈确《原教》:“荀告韩杨,各是所见,铢铢较量,可谓愚甚。”
* 第一个字是铢的成语,铢字开头的成语,铢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