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开头的成语 (58个)
-
1
闻一知二
- 成语拼音:
- [wén yī zhī èr]
- 成语解释: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2
闻一知十
- 成语拼音:
- [wén yī zhī shí]
- 成语解释: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3
闻名不如见面
- 成语拼音:
- [wén míng bù rú jiàn miàn]
- 成语解释:
- 只听名声不如见面更能了解。
- 成语出处:
- 《北史·列女传》:“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
-
4
闻名丧胆
- 成语拼音:
- [wén míng sàng dǎn]
- 成语解释:
- 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 成语出处: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八回:“遂在陕西地面三载,绿林贼人闻名丧胆,江湖盗寇望影皆惊。”
-
5
闻名遐迩
- 成语拼音:
- [wén míng xiá ěr]
- 成语解释:
-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 成语出处:
- 《南齐书 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
6
闻噎废食
- 成语拼音:
- [wén yē fèi shí]
- 成语解释:
- 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 成语出处:
- 明·袁宏道《袛园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绝口性命,塞路葱岭,此何异闻噎废食,见蹶停骖者哉?”
-
7
闻声相思
- 成语拼音:
- [wén shēng xiāng sī]
- 成语解释: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成语出处:
- 《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
8
闻宠若惊
- 成语拼音:
- [wén chǒng ruò jīng]
- 成语解释:
- 犹言受宠若惊。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殷芸《小说》第二卷:“恐泊泥以浊白水,飘尘以乱清风,是以承命倾筐,闻宠若惊。”
-
9
闻所不闻
- 成语拼音:
- [wén suǒ bù wén]
- 成语解释:
-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
10
闻所未闻
- 成语拼音:
- [wén suǒ wèi wén]
- 成语解释:
- 闻:听到;未:没有。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奇特。
- 成语出处:
-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
11
闻过则喜
- 成语拼音:
- [wén guò zé xǐ]
- 成语解释:
-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过失、错误。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
12
闻雷失箸
- 成语拼音:
- [wén léi shī zhù]
- 成语解释:
- 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
13
闻风丧胆
- 成语拼音:
- [wén fēng sàng dǎn]
- 成语解释:
- 听到一些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极度恐惧。丧胆:吓破胆。
- 成语出处:
- 唐 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探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
14
闻风响应
- 成语拼音:
- [wén fēng xiǎng yīng]
- 成语解释:
- 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 成语出处:
-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随有乡勇章双桂等三千余人,闻风响应。”
-
15
闻风破胆
- 成语拼音:
- [wén fēng pò dǎn]
- 成语解释:
-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 成语出处:
- 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深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
16
闻风而兴
- 成语拼音:
- [wén fēng ér xīng]
- 成语解释:
- 见“闻风而起”。
- 成语出处:
- 明·李贽《读史汇·储瓘》:“后泰州有心斋先生,其闻风而兴者欤。”
-
17
闻风而动
- 成语拼音:
- [wén fēng ér dòng]
- 成语解释:
- 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行动起来。风:消息。
- 成语出处:
- 宋 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
18
闻风而至
- 成语拼音:
- [wén fēng ér zhì]
- 成语解释:
- 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舅兄只顾要将细鸟带回船去,刚才被他这阵乱叫,以致众兽闻风而至,几乎性命不保。”
-
19
闻风而起
- 成语拼音:
- [wén fēng ér qǐ]
- 成语解释:
- 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 成语出处:
- 宋 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
20
闻风而逃
- 成语拼音:
- [wén fēng ér táo]
- 成语解释:
- 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
* 第一个字是闻的成语,闻字开头的成语,闻字开头的成语